欲心,恶贪心、邪法心、贪心、恚心、睡眠心、掉悔心、疑惑心、嗔缠心、不语结心、悭心、嫉妒心、欺诳心、谀谄心、无惭愧心、慢心、大慢心、骄傲心。。如果众生知道自己有这些放逸心,要知道去断,要让自己的心和慈在一起,令自己的慈心遍满一方、二、三、四、四维上下方,令自己的慈心周遍一切地,心中无结、无怨、无恚、无争讼、广大极广大,这样修行自己无量的善行,令自己的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自在游,这就是你们在洗浴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在洗浴自己的外身。这时梵志对世尊说,瞿昙,你们可以到多水的河里去沐浴。佛问,梵志,如果到多水的河里去沐浴,可以得到什么。梵志说,瞿昙,到多水的河里洗浴可以得到净除一切秽垢。佛对梵志说,梵志,你的头饰很妙好,如果入多水的河里洗浴,这只是愚者的游戏,因为它不能去除众生的黑业。众生要得到好的相,如果自己不去做善的业,清净的水对他又有什么用。佛说,清净者的心没有垢秽,净者是有自己净白的业,他们常有自己清净的行。如果众生不杀生,不作不给自取,不作妄语,心中常有正念正知。如果众生这样去学习,便可以得到安稳。佛说,梵志,你为什么还要回家,家泉中没有清净的法。梵志,你要这样去学习。佛说,净洗要以自己的善法去成就,怎么可以用恶水去洗浴自己身心的污垢。这时候梵志对佛说,瞿昙,我也这样想,净洗应该以自己的善法去成就,不应该用恶水去洗浴自己的身心。梵志听闻佛的教导以后,他心里大欢喜,他礼拜佛足皈命了佛法众。梵志说,世尊,我现在已经知道正法相。我心中已经了解。我今天要皈依佛、法、僧,希望世尊可以接受我作优婆塞。从今天开始,我将终身皈依,一直到命终。佛说法的时候,梵志和众比丘都大欢喜,他们欢喜奉行佛说的法。有一次佛住在舍卫国,在东园的鹿母堂。那时候有一个黑比丘鹿母子常常欢喜争讼,一天他到佛所,世尊看见黑比丘来了,因为这个黑比丘,佛对比丘众说,或者有人欢喜争讼,不愿意阻止自己的争讼。如果有人常常欢喜这样,这样的事情是不可乐的法,是不可爱喜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不能令他人爱念,不能令他人敬重,不能令自己得到休息,不能摄受自己的心,不能令自己得到沙门,不能令自己得到一意,不能令自己得到涅槃。佛说,或者有人有恶欲的法,他也不阻止自己的恶欲。如果有人有恶欲,也不阻止自己的恶欲,这样的人所行的法是不可乐,是不可爱喜的。他不能令人爱念,不能令人恭敬。不能令自己得到休息,不能摄受善,不能令得到沙门,不能得到一意,不能得到涅槃。佛说,或者有人有嗔缠、有不语结、有悭吝嫉妒、有谀谄欺诳、有无惭愧,这些法都是不可乐、不可爱的法。这样的人不能令他人爱念,不能令他人恭敬。让自己不能得到休息,不能令自己摄受正法,不能令自己得到沙门的法,不能令自己得到一意,不能得到涅槃。佛说,或者有人不行诸梵行,不称赞行梵,如果有人行这样的法,是不可乐、不可喜的法。他不能令人爱念,不能令人恭敬。不能令自己得到休息,不能摄持正法,不能令自己得到沙门,不能得到一意,不能得到涅槃。佛说,或者有人不能观察诸法,也不称赞观察诸法。或者有人不能宴坐,也不称赞宴坐。或者有人不能阻止争讼,也不称赞阻止争讼。这样的法都是不可乐、不可爱的法,他们不能令他人爱念、恭敬。不能令自己得到休息,不能受持正法,不能得到沙门,不能得到一意,不能得到涅槃。这样的人,虽然他们想,希望诸梵行人可以供养、恭敬、礼事于我,但是诸梵行人不会去供养、恭敬他们。因为这样的人有无量的恶法,因为他有无量的恶法,所以诸梵行人不会供养、恭敬礼事于他。就像恶马在想,让我能够住在安稳的地方,希望养我的人给我好的饮食。但是它只是得到不好的饮食,不好的照顾。为什么呢,因为此马有恶的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