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维摩诘对文殊师利菩萨说,文殊师利,有疾病的菩萨,应该这样去调伏自己的心,不住其中,也不住没有调伏的心。为什么呢,如果菩萨住没有调伏的心,是声闻的法。所以菩萨不应该住在调伏和没有调伏的心中。菩萨应该离开这二种法,就是菩萨行。维摩诘说,菩萨在生死轮回中,住于涅槃而不永远灭度,是菩萨的行。菩萨不是凡夫行。不是贤圣行,是菩萨行。菩萨不是垢行,不是净行,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过魔行,但是现降伏众魔,是菩萨的行。菩萨求一切智慧,没有非时求,是菩萨行。菩萨虽然可以观诸法不生,但是菩萨不入正位。菩萨虽然看见一切十二因缘起,而入诸众生的邪见,是菩萨行。菩萨虽然不舍一切众生,而不会爱著,是菩萨行。菩萨虽然乐意远离,而不依身心尽,是菩萨行。菩萨虽然在三界中,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于空,而会去种植功德的本,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无相,而会去度众生,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无所作,而在世间现受身,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为,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六波罗蜜,而知道众生的心数法,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六种神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四无量心,但是菩萨的心不贪著生在梵世,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禅定解脱三昧,但是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四念处,但是菩萨不是毕竟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的行。菩萨虽然行四正勤,但是菩萨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四如意足,而得到自在的神通,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五根,而能够分别众生诸根的利钝,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五种力,而菩萨乐意求佛的十种力,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七觉分,而能够方便佛的智慧,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八正道,而乐意行无量的佛道,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止观助道的法,但是菩萨不毕竟入于寂灭,是菩萨行。菩萨虽然行诸法不生不灭,但是菩萨以相好庄严自己,是菩萨行。菩萨虽然现声闻,辟支佛的威仪,但是菩萨不舍佛法,是菩萨行。菩萨虽然知道诸法究竟是净相,但是菩萨随所应该而现自己的身,是菩萨的行。菩萨虽然观诸佛国土永寂如空,但是会清净佛土,是菩萨行。菩萨虽然得到佛道转于****,入于涅槃,但是菩萨不舍菩萨之道,是菩萨行。在维摩诘说这个法的时候,跟随文殊师利菩萨来的8000个天子,他们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心。这时候,舍利弗看见这个房间中没有一个座位,他想,让这些大菩萨坐在那里呢。这时候,维摩诘知道了舍利弗的心意,他对舍利弗说,舍利弗,你是为法而来,还是为了座位而来。舍利弗说,我是为了法而来,不是为了座位而来。维摩诘对舍利弗说,喂,舍利弗,求法者不会贪著自己的躯命,何况是座位。求法者,没有色受想行识之求,没有界入之求,没有欲、色、无色之求。维摩诘说,舍利弗,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求。求法者,不见苦求,不断集求,不造尽证修道之求。为什么呢,因为法没有戏论。如果说我见苦,断集、正灭、修道,是戏论,不是求法。维摩诘说,喂,舍利弗,法名寂灭。如果众生行生灭,是在求生灭的法,不是在求正法。法名无染,如果菩萨染著于法,乃至染著于涅槃,是染著,不是在求法。法没有行处,如果菩萨行于法,是行处,不是在求法。法没有取舍,如果菩萨取舍于法,是取舍,不是求法。法没有处所,如果菩萨著处所,是著处,不是求法。法名无相,如果菩萨随相识,是求相识,不是求法。法不可住,如果菩萨住于法,是住法,不是求法。法没有见闻觉知,如果菩萨行见闻觉知,是见闻觉知,不是求法。维摩诘说,所以,舍利弗,如果菩萨要求法,应该于一切法无所求。在维摩诘说这个法的时候,有500天子在诸法中得到法眼清净。这时候,维摩诘对文殊师利菩萨说,仁者,你游于无量千万亿阿僧祇的佛国,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