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如果有人说,戒就是忍,忍就是戒。这个说法也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因为戒是从他人处得到,(戒是要从和尚哪里得到戒体,在众生处得到戒德。),忍不是这样,有的菩萨可以不受戒,但是他可以忍众生的恶。他可以为了众生修行于善,为了众生忍无数的苦,在无量世中代替众生受大苦恼,心没有后悔,所以说离开戒应该是有忍辱的。佛说,善男子,三昧就是舍摩他,智慧就是毗婆舍那。舍摩他名缘一不乱,毗婆舍那名能够分别。佛说,所以我在十二部经中说,定和慧是不一样的。佛说,如来所以最初先说檀波罗蜜。为了调服众生,让众生在布施的时候能够离开心中的贪,所以如来次说尸波罗蜜。为了让众生在布施的时候,能够忍自己舍离的心,所以如来说忍波罗蜜。如来为了让众生在布施的时候心意快乐,不观时节布施,所以如来说精进波罗蜜。如来为了让众生布施的时候,心是一心一意的,没有散乱的相,所以如来说定波罗蜜。为了让众生布施的时候,让布施不是为了受生死轮回中的快乐,所以如来说智慧波罗蜜。佛说,善男子,什么是波罗蜜,众生布施的时候,不求内外果报,众生布施的时候,不看是福田,还是非福田。众生布施一切财的时候,心没有吝惜,不会选择时节的去行布施,这就是施波罗蜜。佛说,就算是小小的罪,虽然是为了自己的身命,众生也不会去毁犯,这就是戒波罗蜜。就算有恶人来割自己的身体,也可以忍辱,不让自己生出嗔恨的心,这就是忍波罗蜜。在三个月之中,用一偈赞叹佛,这样不休不息。是精进波罗蜜。如果众生可以具足获得金刚三昧,是禅波罗蜜。佛说,善男子,众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他具足成就六波罗蜜,所以名智慧波罗蜜。佛说,菩萨有二种,1,在家,2,出家。佛说,出家菩萨能够净六波罗蜜不是很难,在家菩萨能够净六波罗蜜很难,为什么呢,因为在家之人多恶因缘所缠绕故。善生问佛说,世尊,菩萨已经修行六波罗蜜,他们能够为众生作什么事情。佛说,善男子,这样的菩萨,能够救拔沉没在生死轮回苦海中的众生。佛说,善男子,如果众生对自己的财、法、食,心生悭吝,应该知道这样的人会在无量世中得到痴愚贫穷的果报,所以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的时候,要作自利利他的事情。佛说,善男子,如果有人乐意布施,他能够对一切怨仇生亲人的想,这样的人可以得到自在。修行人如果可以相信布施的因果,相信戒的因果,这个人则能够成就布施的佛果。佛说,善男子,或者有人会说,布施就是意,意是布施的根。佛说,这个说法不对,为什么呢,布施是五阴,要有身口意具足。布施如果可以利益自己、利益他人,或者自利利他,则具足五阴。这样的布施,即可以庄严菩提之道。布施可以得到远离烦恼、多饶财富,名布施的正果。布施可以得到寿命、色力、安乐、辩才,是布施的其他余果报。布施的果报有三种,1,众生用于布施的是胜财所以他会获得胜果,2,众生因为布施了胜田,所以获得胜果,3,因为布施主胜,所以获得胜果。如果众生的布施,是在向须陀洹人、后身菩萨人、乃至向佛行布施,是布施中的田胜。众生如果可以布施这样的胜田,所以会得到胜果。如果布施主布施的物具足妙好,色香味触都妙胜,就是众生用于布施的财胜,因为布施主以这样的物布施,所以他们会得到胜果。如果布施主布施的信心淳浓,布施戒闻慧,则可以得到胜果。佛说,善男子,智慧的人布施有五种事情,1,至心布施,2,自己亲手布施,3,信心布施,4,时节布施,5,如法求财布施。佛说,善男子,至心布施会得到什么果呢,如果有人可以至心布施,这个人则可以得到多饶财宝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珊瑚、象马牛羊、田宅、奴婢、多饶眷属。至心布施可以得到这样的果报。众生如果可以亲手作布施,会得到什么果报。佛说,众生如果可以亲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