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夜回到解放前
逆风阵阵,彤云密布。1937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
晋北高原的山谷中,一队穷苦老百姓打扮的人正匆匆赶路,队伍中有一辆骡子拉的平板大车,车上一名二十多岁的少妇,怀中抱着一个四、五岁大双目紧闭的小男孩,一脸的焦虑之色。
这时,车旁的一名青年男子走过来问道:“冬梅,孩子怎么样了?”少妇把脸贴到孩子的额头上,叹了口气说:“倒是不那么烫了。可这孩子已经昏睡了四天了,怎么还不醒啊?”说着,眼中升起一层水雾。
“咳咳”正在这时,怀中的孩子发出了一阵沉闷的咳嗽声。青年男子和少妇一惊,急忙抬头叫道:“乔大哥,乔大哥。”
“来了。”队伍后,一名三十岁上下的男子闻声跑了过来。
“乔大哥,孩子刚才咳嗽了。”少妇冬梅急忙说道。“不要着急。”这位乔大哥安慰道:“我来看看。”说着,用右手三指搭在孩子的手腕上,号了下脉。跟着又轻轻捏住他的小脸,把他的小嘴张开看了看舌苔,微微点了点头。从身后的包袱里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之后,取出一枚银针,说道:“我先用针把他肺中的痰催出,看看怎么样。”说完解开孩子的小棉袄,往他身上扎去。
不多时,只听孩子又是一阵咳嗽,冬梅忙把孩子抱直,用手轻轻拍打孩子的后背。“噗。”一口浊痰从孩子口中吐出。孩子发出一声舒服的呻吟,眼皮颤了几颤,微微睁开了眼。乔大哥点了点头,“不错,孩子醒过来了。如果天黑前能找到一个村镇,我再开些药。吃几服下去孩子就彻底好了。”“谢谢,谢谢乔大哥。”冬梅喜极而泣,连声地感谢,周围的一些人也纷纷凑过来,一番感激安慰客套,自然不用多说。不过谁也没注意到刚刚苏醒的小男孩此时正瞪大了双眼,吃惊的看着四周,心中一个声音高喊:“这什么情况呀!”
几天后的傍晚,众人来到一座破败多年的小庙休息,有四个年青人轮流在庙外守夜,余下的挤在一处还算整齐的屋子的。吃过晚饭后,大家相继睡下,听着周围此起彼伏的鼾声,小男孩睁开了眼睛,望着屋子中间的篝火出神。
张振华,男,七零后,父母双亡,普普通通的一个人,上传出的一些什么“德械师”、“美械师”之类的。张振华有时也奇怪,明明一样的德式钢盔,怎么戴在德国人头上就显得帅气,戴到国军头上却有种说不出的别扭呢?
“小朋友,在看什么呀?”一句话把张振华的心思拉了过来,只见政委已经走到他的面前,正微笑着看着他。“在看八路军叔叔。”张振华答道。
“哦,那八路军叔叔是不是很威风?长大了是不是也想跟他们一样啊?”政委接着问。
“嗯,伯伯,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呀?”张振华眨巴着大眼睛问道。
“呵。”政委被逗着笑了起来,“伯伯可不喜欢说谎话的孩子呀。”
“真话就是八路军叔叔的衣服太难看了,灰扑扑的,一点也不帅。而且枪也乱七八糟的。”张振华摇晃着小脑袋说道。
“你这孩子说什么呢!”张盛抬手在儿子的小屁屁上打了两巴掌,转头对政委说:“首长别生气,我儿子他不懂事。”
“是伯伯让我说真话的。”张振华撅着嘴嘀咕道。
“没关系,童言无忌嘛。”政委笑着摆了摆手,接着又对众人说:“同志们,这孩子说得没错,我们八路军在各方面条件确实不如国民党正规军,但是我们依然有信心把侵略赶出我们中国去!”
“没错!”“就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顿时,四周口号声,掌声响成一片。
“好了不多说,大伙进村休息吧。”政委把手一挥,几名战士走过来,帮助众人把行李搬进了村中的各个住处。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