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1章从义郎(第2/5页)  南宋一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解释道。

    大宋还真是地广人稀的,四千户也就二万人不到就是最好的县,放在后世,连一个镇也不止这么多人啊。

    自己担任县尉,应该就是后世的县公安局局长吧,可一个二万人不到的县,这县尉当起来有意思吗?“昌化县应该属于望县吧?我这县尉得做些什么事啊?另外还有那从义郎,是干什么的?”韩忠卫对自己即将要面对之事是一问三不知。

    “从义郎是武职,为大宋小使臣之最。

    县尉掌阅习弓手,戢奸禁暴。

    你与官家不是曾经一起打过猎么,教习弓手肯定没问题,你且放心,一二年后便会为你转为文职。”

    韩侘胄说道,虽然韩忠卫现在只有十九岁,但是当一名县尉还是绰绰有余的。

    只要自己在朝中,过得一二年,再将韩忠卫转为文官,以后他的前程将不可限量。

    宋代的官衔制度非常复杂。

    主要是官衔种类繁多,各成系列,加在一起,往往长达几十字,甚至上百字。

    如岳云就曾经担任武德郎、閤门宣赞舍人、湖北京西宣抚使书写机宜文字。

    其中,武德郎是阶官,閤门宣赞舍人是职事官名,而书写机宜文字是差遣。

    这些阶官和差遣如何理解呢?差遣为实际职务,官又称为阶官,也就是虚衔。

    8.n阶官又分文阶官和武阶官,所谓文阶官,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什么厅级、部级干部之类;而差遣就是指省长、市长之类;如果是武将的话,武阶官就相当于上校、上尉之类,而差遣则相当于军长、团长之类。

    像现在韩忠卫所担任的官职,从义郎是阶官,昌化县县尉便是差遣。

    而且宋朝的传统是“重阶不重品”,所以如果介绍韩忠卫一般是从义郎、昌化县尉,至于他的从八品,倒无需说明。

    在韩侘胄的详细介绍下,韩忠卫总算是基本明白了大宋官职名称,自己这个县尉虽然相当于后世的公安局长,可在大宋却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

    “父亲,至少也要给我个县令当当啊,这县尉也太小了吧?”韩忠卫人心不足,他在穿越前,也就平民一个,不要说公安局长,要是能让他当个警察都是了不得的天大好事。

    可现在哪怕是当县尉,他也不再放在眼里。

    “忠卫啊,你也不看看你才多大?就算官家给你个县,你也得敢就任才行。”

    韩侘胄道,要是韩忠卫再大个几岁,也许还有可能。

    现在就算真有个知县让他去担任,韩侘胄也不会答应的。

    “好吧,我就勉为其难去试试吧。”

    韩忠卫摇了摇头吧道。

    “勉为其难?这话要是被你大哥听到,他一定会气死不可。”

    韩侘胄笑骂道,韩忠义现在还是武学的学生,不但没有阶官也没有差遣,现在韩忠卫一天武学也没上,却比他先一步得了阶官,而且还有了实职派遣,现在竟然还说勉为其难的去上任,他不气得哇哇大叫才怪。

    韩忠义听得消息后还真是气愤难忍,自己好歹也是家中的嫡长子吧,怎么这样的好事却轮不到自己呢?昌化县也归临安府管辖,离临安城不到五十里,如果韩忠卫有需要,他每天都还能住在韩府。

    “三弟,你可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想我韩忠义英明神武,一表人才,昌化县的县尉父亲应该安排我去才行,怎么会让你呢?”韩忠义见到韩忠卫就不停的抱怨,好像是韩忠卫抢了他的饭碗似的。

    “大哥,这个县尉我还真没看上眼,若是你有兴趣,你去当便是,我无所谓。”

    韩忠卫无可奈何的道,现在韩忠义每天只要见到他更是这番说辞,让他烦不胜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