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科技之光(科技流)(第2/4页)  炮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样来自于军械方面,这就是威力强大的30磅口径后装线膛炮的出现。这种约三十磅口径的火炮,使用5磅装药和发射64磅重的圆柱锥形空心弹。当射角为14.75度时,该火炮的射程为3050米,即3400码。只是在线膛炮发射出去的一切炮弹都经常发生方向偏差,也就是由膛线的缠角所引起的、并且总是偏向炮弹旋转方向的一种偏差。

    当这种偏差在靶场验证发现后,军械工程师们随即又发明了一种叫做方向或水平正切分划尺来修正偏差,其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

    在当射角10度时,射程为2806米,方向偏差2。81米;射角15度时,射程为3785米,方向偏差3。21米;射角25度时,射程为5103米,方向偏差4。77米。

    尽管这种重型火炮的射程奇远,精度极高,威力惊人,然而它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体积庞大且炮膛臃肿,暂时还只是用于陆地防御要塞,或是装载与中大型的海军战舰。想要这种后装线膛炮装备到野战炮兵部队,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良,或许一年半载,或许更长时间。

    另外两项重要发明,分别属于“莫尔斯电报”和平炉炼钢法。前者早在两年前就开始研发,众多学者、专家在耗费数十万法郎,借鉴了德赛亲自实施的电磁学实验,并从化学式电报得到启发之后,这才使得“莫尔斯电报”最终问世。

    当然,这种电报的官方名字不再属于莫尔斯,而是伊莎贝拉。参与研发的学者、专家在讨论之后,一直决定使用王国继承人的名字来命名这项伟大的发明,其目的不言而喻,除庆祝伊莎贝拉殿下顺利诞生之外,更是期望未来的女王陛下能够效仿她那目光如炬的父亲--德赛亲王,永远慷慨无私的资助科学家们的科学研究,而不要沉迷于保守宗教的迷雾之中。

    平炉炼钢法,是平炉以煤气或重油为燃料,在燃烧火焰直接加热的状态下,将生铁和废钢等原料熔化并精炼成钢液的炼钢方法。平炉炼钢法的优势在于,对原料的要求不那么严格,可大量使用废钢旧铁为原料,产量大,能炼的钢种比转炉多,质量较好。

    不过,这种先进的炼钢工艺目前只在实验室里完成,想要建造现代化工厂,进行大规模冶炼钢铁尚须时日。尤其是平炉的炉体庞大,期初投资成本过高,冶炼时间较长(6到8小时),需要消耗的煤炭数量极大。所以,专家们建议摄政王不要在缺少优质煤与富铁矿的加泰罗尼亚联合王国进行建造这类新式钢铁厂,而主张重新选址位于华沙大公国边境的西里西亚地区。因为那里蕴藏着优质的煤矿、大量富铁矿以及水力资源,非常适合平炉炼钢。

    对于专家们的中肯意见,德赛向来纳谏如流,所以他才怂恿塔列朗去说服奥地利首相兼国务大臣-梅特涅亲王,好让波兰重新获得普鲁士占领的上西里西亚地区,并准备将整个西里西亚地区打造成未来的钢铁生产基地。

    鉴于诸多专家、学者在国防兵器、通讯技术与钢铁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德赛决定要犒劳一番。既然他们不愿意来曼雷萨接受各种封赏,那么摄政王就亲自赶往赫鲁纳。

    然而,受封现场多少令人尴尬,通常科学家们在领到属于自己的爵位与封号过后,便匆忙转身离开,直奔他们的专属实验室。态度好一点的,会给德赛亲王打声招呼,勉强的表达一声感谢;态度不好的,还颇不耐烦的催促摄政王赶紧走人,不要打搅他们的工作。

    这位德赛亲王似乎不再受到科学家们的热烈欢迎,因为在1811年之后,穿越者所能引导大家的前沿科技几乎被掏空,无法再行解答科学家们的诸多难题与学术困惑。

    ……

    德赛第三次外出曼雷萨,是在离开加泰罗尼亚的前两周。那是他接受了交通、矿业与邮政大臣德查?桑卢格侯爵,以及军械工业大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