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工兵们胡乱埋设的压敏式地雷。这一切,都要感谢勇敢而又愚蠢的保罗?科埃略将军和他带领的那支敢死队,能够以身殉雷,引爆了围困埃武拉城东面一侧的大片雷场,形成一条宽度约60米的安全通道,扫清掉臼炮连前行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杜彭上尉在陪同救护兵为埃武拉联军运送伤兵时,经过现场考察,认定臼炮连最好部署在要塞东侧。不仅是因为恐怖雷场遭遇人为清除,而且在战场的中央,距离城防要塞800米处,有一道隆起的高度为6到7米,连绵50多米宽由厚实土壤堆积而成的草坡,足以遮挡敌方要塞里大口径火炮发射的重磅炮弹的正面攻击,能够避免或减少己方炮手的伤亡。
一回到营地后,臼炮连长便立刻向克勒中校请求,希望长官能与工兵团长奥特斯尔中校协商,说服后者将东面雷场范围限制在距离敌方要塞的800米之内,以方便未来6门臼炮的输送与部署。事后,地雷工兵连也如实照办。
黎明前的夜空最黑暗拂晓后的天空最绚美。但在1810年7月28日的埃武拉上空,这种绚美则需要火药与生命予以点缀。
凌晨5时许,当日出之前的太阳仍眷恋在地平线下时,臼炮连业已准备就绪。二十分钟之前,炮手们将6门短而粗厚的臼炮炮管,牢牢固定在厚松木板做成的底部基座上。
借助天空中的微弱光亮,6位炮长细致检查各自负责的火炮,他们使用一根金属针检查位于炮管尾部的火门是否畅通,又使劲摇动炮身查看与底部基座的螺栓是否牢固……
在得到炮长示意后,观测员按照预先的设定,将臼炮的炮管调整到位60度,然后用木楔对炮管加以固定。接着,弹药填装手将用亚麻布包装好的发射用火药装入炮管之内,再使用圆形木块安装上长手柄做成的推杆将药包略微压实。
完成装填发射药的工作之后,炮长又对引信外观进行一番检查、确认没有任何损坏,纷纷朝连长这边打出询问的手势。
处于自身隐蔽的需要,在发射炮弹之前,所有人都不能用言语交谈,杜彭上尉当即竖起两根手指,告知只需插入20秒的引线即可。因为射角较大的缘故,臼炮发射出的炮弹要先向上飞行很高的高度之后才会向地面坠落下来。所以,为了避免出现炮弹在空中就爆炸的意外,炮手们一般都给臼炮的榴弹装上爆炸延时很长的引信(有时长达1分钟)。
不过,此次填装的纵火-弹则不需要太长引线,相反的,纵火-弹需要在埃武拉上空爆炸,以便于燃烧的凝固体能够充分散开,附着并引燃更多的城市建筑物。
得到上尉与炮长的指令,弹药填装手将引信小心的插入了预先准备好的炮弹中……完成了装填之后,炮长对火炮进行最后一次检查,弹药填装手使用一根长锥子从火门刺入,捅破了用来包裹火药的亚麻布,接着将一根长长的火绳插入火门之内。一旁,发射手已从背包中将白磷火柴取出,小心剥离覆盖上面的阻燃表层。
发射之前的所有工作就此完毕,一切等候杜彭上尉的最后指令。炮兵连长则掏出怀表,时不时还转头抬望身后的己方阵地。直到数分钟后,天空中升起一颗红色信号弹。没等信号弹坠落,杜彭上尉便冲着各个炮长高声命令道:“所有炮位,依次开火!”
当臼炮发射时,德赛正站在胸墙一侧的瞭望台。远处,在此起彼伏,声势惊人的巨大响声过后,一根根白色烟柱在平原上拔地而起,不久,燃烧引信向外喷射出火花的纵火-弹又慢悠悠的从烟雾柱内钻出,如同拖着炎尾的流星一般,不忙不忙的飞向埃武拉城市上空。
大约15到20秒过后,6颗纵火炮弹在天空中接二连三的爆炸,伴随一阵阵沉闷的响声,道道亮光闪出,每颗开裂的弹体内部开始向外抛洒出数十个燃烧着的凝固体火焰,犹如节日里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