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码,最远射程高达850码,如果配备长筒瞄准镜,其精准射杀600码内任一目标。由于赫鲁纳1810式步枪使用雷汞火帽作为发射药,不仅大大提高了点燃发射药的能力,减少了哑火几率,几乎能做到全天候作战,也使得枪膛后端极少再冒出的白色硝烟,即便是800名来复枪团士兵以密集队列方式,一同向前开火,也不会陷入人工制造的战场迷雾之中。
然而,赫鲁纳1810式步枪也有一些不足,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造价太高。由于制枪工艺方面存在缺陷,使得制造过程中不能全部使用蒸汽或水利机械,而需要众多熟练技工使用人工方式进行加工,再加之初期也没能形成量产,就使得一支赫鲁纳1810式步枪的成本高达300法郎。所以,装备这支800人的团队,光在枪械方面就耗费25万法郎,这还没有计算后期的枪械保养与零部件耗损的费用。
至于德赛基于厚望的后装式斯宾塞来复步枪(美国南部战争期间的最杰出的武器发明之一),却依然没有消息。据抵达巴达霍斯要塞,负责枪械验货与指导保养的武器工程师介绍,那种将弹丸、底火、发射药合为一体,纸壳定装枪弹的后装式步枪目前还困在一个难题之中,就是枪管尾端依然很难密封,这会导致火药气体容易从后面跑出,导致发射哑火。
听闻过后,德赛将那名军械工程师叫到自己身边,扔给他一团黑乎乎的硫化后橡胶,告知其用途。很快,军械工程师拿着硫化橡胶,异常兴奋的跑回去研究,而德赛却不能得到大杀器,后装式斯宾塞来复步枪的到来,至少在葡萄牙战争结束之前。
今日拂晓,当第一旅从波特尔城出征之际,加塞特等人所在来复枪团作为该旅的前哨部队,已提前2小时向埃武拉方向做秘密骑行,监视与勘察敌情,防范葡萄牙人破坏沿途道路与河面桥梁。然而,师团参谋部太过高估葡萄牙人的警惕性了。
一路之上,士兵们看到道路两旁尽是一波接一波的金色麦田,以及顶着炙热阳光在麦田内辛苦劳作的农户。正值7月中旬,恰好是麦子成熟之际。月初,联军东线司令官贝尔斯福德将军从埃武拉军营里派遣3千名葡萄牙正规军与3千游击队,让他们四下分散在埃武拉要塞20公里的范围内,配合当地民众做武装巡视,严防法国情报间谍,或是小股法军偷袭。
但事实上,这些平民出身的葡萄牙军人压根没在乎贝尔斯福德将军的命令。在他们看来,法国佬还在北线一带慢慢爬行,距离埃武拉城尚早,但田地里的小麦收成可丝毫马虎不得,否则就会贻误全年的辛苦劳作。很快,无所事事的葡萄牙军人便三五成群的跑回各村各户,帮助家中老小收抢麦田。对此,军官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干脆听任之。
就这样,整个埃武拉外围警戒线形同虚设。每当法军的前哨部队骑马冲进村落时,那些还在麦田里紧张忙活的农户与军人,他们手中只有镰刀与棍棒。面对突如其来的法国-军队的枪口,大部分明智的选择了放弃抵抗,仅有数十个性格冲动的葡萄牙军人倒在乱枪之下。
从上午7时开始,3个小时不到,没费多大气力与伤亡代价,担当前哨部队的来复枪团士兵便一口气顺利占领了沿途的6、7个村落。在各个交通要道与村庄的制高点,军官们留下少量部队,防范村民向埃武拉城报信,并守卫主力部队与炮兵辎重的前行道路。
如果地图标示无误的话,加塞特下士眼前的这座圣弗朗西斯科村,已是通向埃武拉的最后一座村庄。而该村之所以被叫如此响亮的名号,那是从村子里的各个角落可以眺望5公里外,埃武拉城内的圣弗朗西斯科教堂,也就是声名远扬,又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骨教堂。
加塞特不在乎这些,事实上他仅仅望过所谓的人骨教堂塔尖一眼,就将目光重新锁定面前不足100米的圣弗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