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野蛮人的身份,过上文明的生活,那唯一的途径就是汉化,而又有谁愿意永远做一个野蛮人呢?这些从万里之外乘舟而来的西夷不但拥有强大的武力,而且在文明上也完全不亚于古老的中华文明,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更胜上一筹。旧有的办法已经完全无用了,这让这个老人有时感觉到一阵阵惶恐。
“那你怎么想呢?”
“古人云,‘习文事者必有武备。’对待西洋人也是一般,彼等所仪仗的,无非是坚船利炮,我辈虽有机器局、造船局,但相较于彼国,量少且质差。比如去年缅甸之战,不过是英吉利一个印度殖民地,便能一下子拿出五千多支步枪和数十门火炮来支援伪王孟既,而这些听说不过是伦敦阿森纳兵工厂五六天不到的产量,而我大顺天津、汉京几个机器局加起来都要四五个月才能造出,质量差距就更不用说了,有了这等差距,西夷又怎会不起觊觎之心,侵我藩属呢?”
“那你说当如何应对呢?”
“奖励民间大举工商之业,尤其是钢铁、采矿、机器、造船等企业!”陈再兴斩钉截铁的答道:“枪炮、战舰等军国之器,都要以这几项工业作为基础,如果民间有大量的这些企业,朝廷就无须靠那几个机器局来制造军械了,也不用每年向国外耗费大量银两采购各种机器器械了,实乃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说得好!”吴汉民听到这里,再也按捺不住,击掌赞同:“那复生你这次来云南就是为了兴办企业的事情?”
“不错,这次虽然击退了英人入侵,但西夷都是些贪得无厌之辈,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一定会再兴事端。根据和约,我大顺只能在缅甸王国驻扎不超过一千五百名士兵,缓急之间,只怕济不得事,所以学生打算在昆明与曼德勒之间修建一条铁路,这样一来,平时两国物产可以相互通流,战时数万大军数日便能直入缅邦,英人自然不敢跳梁!”
“兴建铁路?”吴汉民脸上露出了惊疑之色:“这个耗资可是不少,就算是内地也才修建了几条,滇缅之间道路崎岖,交通不便,只怕耗费更贵,你哪来那么多钱来修建铁路?”
“老师你记得我此次已经获得了与缅甸贸易的专卖之权?我打算用这个收入来兴建铁路,不足部分则从内地募集民股,这铁路修好后收益也是不少。”陈再兴说到这里,声音突然转小:“不过在此之前,学生打算在昆明先建一个钢铁厂,把铁轨的问题先解决了再说!”
“钢铁厂?”吴汉民被陈再兴跳跃性很强的话题弄得有些昏头了,不由得问道:“那得等到什么时候?为何不向外购买呢?”
“老师,英人觊觎缅甸多年,最是忌讳我修建滇缅铁路,若我向外购买铁轨,彼定然会出手阻挠。再说这铁路耗用铁轨甚多,若是购买,必然花费加大,还是自己掌握的好!”
“你说的也有道理!”吴汉民点了点头:“想必你这次来见我也是为了钢铁厂的事情,既然你是为了国计民生之事,我又怎会不支持你,来,你要征用哪里的土地,我将写封信与知会当地县官一声!”
“多谢老师!”陈再兴闻言大喜,赶忙躬身下拜,起身后笑道:“还有一桩事请老师应允,兴建钢铁厂耗费甚多。我虽然多方筹资,只怕还有些缺口,想要请老师从藩库中出些银子来!”
原来大顺当时的各省的税收除了解往中央的一部分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在省城作为地方首长开支之用。尤其是边疆省份,由于有外敌或者当地少数民族要防备,所以当地的财税中留在藩库里的比例会更大,云贵便是如此,历年积累下来,是相当大一笔数字。
“这怎么行!”吴汉民立即拒绝了陈再兴的要求:“此乃国家用来备战的钱粮,岂能随便支用?你当朝廷法度不存在吗?”
陈再兴眼睛珠子一转,笑道:“老师,我又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