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八章 :兵不血刃(下)(第2/3页)  抗战虎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政治势力在政治上互相妥协的结果,蒋不会也不可能彻底改变各势力集团的相对读力姓。

    在这种局面下,他的河北省主席实质上是阎锡山在各集团的政治争斗中分得的一杯羹,也就是说仍然属于阎锡山的势力范围,对于他的读力企图阎锡山是不会视而不见的。

    就在商震陶醉于摆脱阎锡山羁绊的美好前景之中的时候,1929年8月10曰,一纸“调令”把他由河北省主席变成了山西省主席。

    调商震改任山西省主席是阎锡山使出的一个撒手锏,不动声色地把商震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使商震过去一个时期的努力完全化为泡影。

    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成为阎商关系的转折点,心中芥蒂要说一点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在河北苦心经营一年有余,政治、军事、经济均打下了一定的基础,突如其来的调动,商震却只有俯首就范的份,阎锡山的能量与影响,确实不可低估。

    回到山西后的商震虽然仍为省主席,但一开始就陷入有职无权的困境之中,所要做的只有“盖盖图章陪陪客”。

    直到数年前,九一八事变爆发,这种情况才得以改变,由于历史的变化,自从西北五省以及平津、保定沧州为张兴汉所占领后。

    为抵御张兴汉的东北军可能的进攻,阎锡山重新开始启用商震,毕竟第三二十军中大部分将官都是忠于商震的旧部。

    这股力量,也不能忽视。

    再加上蒋委员长,张雪亮从中提拔支持,商震仍兼任第三十二军的军长一职,所部兵力较之前已有所扩充。

    东北军南下攻华北、山西。

    阎锡山在军事上的部署也是打了小算盘的,无论他商震心里是倾向于南京还是太原,那都不可避免的要与东北军一战。

    所以,阎锡山就和心腹杨爱源商量,以商震所部为主,正太铁路护路部队若干个师为辅,坚守石门至井陉关一带。

    徐永昌、傅作义率部守大同、雁门关。

    杨爱源、孙楚等阎锡山心腹率所部精锐晋军驻扎太原,总督全局,也可以为第二梯次部队,监视徐永昌以及商震所部。

    以杨爱源这样的部署,就算商震在前面顶部住,后面杨爱源和孙楚也能顶上去,西边雁门关有傅作义和徐永昌,是不需要担心的。

    但战局的变化出乎了杨爱源与阎锡山的预料。

    张兴汉率一支偏师自沧州南下,攻德州,围濮阳,转战千里,最后更是一举拿下了天井关与晋城这两座晋南要地。

    迫使阎锡山不得不命令傅作义与杨爱源、孙楚等部进驻晋南,以确保山西的退路。

    这样一来,商震所部在井陉关就异常重要了,阎锡山在太原基本上是一天三封电文,慰问嘉奖鼓励有加。

    粮秣,弹药等商震所部所需,一概全力供应。

    为的就是稳住商震,希望他不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什么岔子。

    有以前那些恩恩怨怨在心里,再加上战局不利,赖以为生的所部官兵将士损伤惨重。。

    此时部下们又齐齐劝说,商震有些意动,遂开口道:“我军在井陉关血战,无论胜负,对我们来说,

    胜了,山西无忧,阎先生仍可安然做他的山西土皇帝。

    败了,不但损失惨重,恐怕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可以说,胜负对我们都没有什么好处,诸位之担忧我也明白。

    但我们如果在此时撤退,得首先为自己找条退路才是,否则我们第32军数万弟兄岂不没了生路?”

    一名军官道:“军座,南京蒋委员长速来重视您,我们何不率军南归,直接归中央调动。”

    “若是平时,蒋委员长一定会给予安排,但眼下他急于消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