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三九章 一群大能聚山庄(第2/3页)  唐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忤逆了剑南节度使章仇兼琼而被贬为高要县尉,两人的处境都算不得太好,正适合周二下手,略微施一些小手段,便将他俩调进了长安。

    如果算上正在路上向着长安而来的南霁云和雷万chun等人,那么看周承业这架势,大有将安史之乱爆发后一些殉国将领一网打尽的趋势。

    在周二看来,因为自己的存在,将来如果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还要造反作乱,那么危难之时站出来收拾烂摊子的一定是他本人,而非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原因很简单,这么大的一份功劳,如果周二不抢过来,那真是白瞎了他能够预见未来的天大优势。

    ”唐雄 第二三九章  一群大能聚山庄”既然打定了主意要收拾安禄山、史思明这些反骨仔,那么原本在历史上为安史之乱而殉国的这些将领,就是周二可以利用的最好资源。

    像张巡和许远等人,在周二尚未降临之前,他们便已经出生,而且沿着原来的历史轨迹已经走过了起步的路程,所以能力和xing格已经定型,基本上不会出现看错人的情况。

    如果换了是别人来投靠,周承业或许还要犹豫半天,但张巡和许远这些人,只要能够确定身份,那就只剩下三个字,“赶紧收”!

    除了张巡和许远两张年轻的新面孔,綦毋潜、储光羲和常建三人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他们几个在文坛上的声明或许不及李杜孟几个显赫,但也确实是才华横溢之辈,任何一个拉出来,都能把半罐水的周二落出去好几条街。

    綦毋潜今年有四十五、六岁的样子,已经是江西一带最有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接近于王维,与李颀、王维、张九龄、储光羲、孟浩然、卢象、高适、韦应物等文坛名人过从甚密,王维曾为他作诗《送綦毋潜落第还乡》、李颀也曾作诗《送綦潜三谒房给事》。

    綦毋潜本来已经弃官不做,常年在江淮一带游历隐居,或许是受了好友孟浩然的影响,终于按捺不住心里的一丝期盼,这次返回长安求官,想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储光羲是开元十四年的进士,曾经担任过冯翊县尉,后来又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与綦毋潜是好朋友。他因为仕途失意,已”唐雄”经于前几年隐居终南山中。不过有唐以来,士人隐居终南山中并非真的不想当官,而是变相地标榜自己有才华,对原来的官职看不上眼。

    终南捷径,说的便是那些有意出仕为官,但却不愿意接受闲职和芝麻官的人。

    常建是长安人士,也是开元十五年的进士,他为人比较耿直,xing格与严挺之倒是相似,因为没有过硬的家庭出身和背景,所以虽然中了进士,但在仕途上一直郁郁而不得志。

    周承业经过暗中考察,觉得常建此人其实是有能力的,并非只是一个吟风弄月的酸腐文人,所以便动了招揽之意,这次请他一起来细柳山庄共度chun节。

    以周承业现在的名望和身份,无论是结交文坛士子还是招揽习武之人,都不存在什么问题。好歹周家二郎现如今挂着左千牛卫府司录参军、四门学助教和武器库监事三个头衔,身后更是站着一位当朝宰相做干爹,一位青云直上的御史做亲爹,还有武惠妃、高力士、李琎等隐身的大佬在为他撑腰。

    毫不讳言地说,周二如今在长安城内,已经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的,一些年轻的士人经常堵在周府门前,拿出自己的诗作来请求周助教指点,说白了就是想走周家这道门路进入大唐官场。

    如此看来,今ri随周承业进入细柳山庄的这群大能,是他们自己觉得能被周二邀请倍有面子,而不是屈尊来了这里会让周二觉得有面子!

    当然了,周二是个低调的内敛”娱乐秀”的年轻人,他从来不喜欢以势压人,也不爱拿自己“长安新衙内”的权贵身份去逼迫别人做事,他一直喜欢平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