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十一年三月初九,山僚族侵袭郎州六乡。掳掠牛羊金银无数,残害我大唐子民六百七十八人;
贞观十一年三月二十一,山僚一族再次扣边,侵袭蜀中两镇,掳掠妙龄年华女子一百七十七人,杀死老弱青壮七百一十二人;贞观十一年四月初一……”
“够了够了,杜爱卿,后面的便不用再奏下去了,你退下吧……”。李世民平静得有些诡异,只见他脸上甚至挂着一股淡淡的笑意,转向李孝恭道:
“李爱秘,方才朕便见你想要上奏,如今,你可以说了!”
李孝恭重重的点点头,赶紧上前两步。出班奏道:“禀陛下,三月十八,臣奉旨担任贞观十一年春闱主考官。经省试,殿试之后,最终经由陛下钦定名次。贞观十一年春闱的头甲三十六名进士和榜眼、探花、状元皆尽出炉,制成皇榜,欲呈交陛下和朝中百官过目!”
李世民貌似非常满意的一笑:“准奏!”
于是,李孝恭便让殿外早有准备的两名礼部小吏,将写有头甲三十
六名进士名字的皇榜呈上殿来,缓缓展开,让朝中百官细细打量!
此时,下面的百官之中,有不少人屏住呼吸。随着那皇榜的展开,纷纷露出或狂喜或失望的表情。这些人,便是那些家中有子弟参加过今科春闱殿试的官员。
李如松、秦遗风、何进,还有朱新等人,也同样满脸紧张。前者紧张的是,他们寄予厚望的江志轩是否如愿以偿,连中三元,成为有史以来一个大三元进士。而朱新紧张的则是他自己的儿子朱从文,是否会出现在头甲三十六名之内……
很快,朱新脸上的紧张神色被狂喜所替代。因为在那卷轴皇榜才展开到三分之一的时候,他便一眼看见了自己儿子的名字:朱从文,京兆人,贞观十一年春闱殿试头甲二十六名……看到这里,他便再也没有心思看别的了。阿弥陀佛,只要自己的儿子中了,其他人关他屁事……
李如松这边三人,瞪大了眼睛,想从上面看到自己熟悉的名字。
当然,他们希望看到的不是李钦的名字。仨人都知道,凭李钦那块料子,能在省试当中考出个同进士出来,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想让他在殿试当中冲进头甲三十六名,除非陛下昏了头!
然而,让他们膛目结舌的是,李二陛下真的昏了头
当皇榜展开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李如松,何进,秦遗风等人俱都将嘴张得老大,大到足足可以寨下去一只鸡蛋。因为他们赫然在那皇榜上看到:
李自华,京兆人,贞观十一年眷闱殿试头甲十六名!
饶是沉稳如李如松,何进等人。见到皇榜上面那朱红色字体之后,亦忍不住狠狠的掐了掐自己的大腿。直到疼得差点嗷嗷叫出来,这才相信这不是在做梦!李如松顿时狂喜,在心中下了宏愿:十方土地,八方财神,我老李回去就给你们上贡品,上最了,其余的小鱼小虾自然不会再唱反调,纷纷出班附议。一致认为做出这篇文章的士子,理所当然的应该被点为头名状元。连魏征这个老家伙,亦被这诗赋深深震撼,连声附议!
李世民心中一阵快慰,总算达成了一个自己的心愿。淤积在心中几近一年的郁闷一扫而空,终于真正畅快的大笑起来:“既然诸位爱卿都是这般认为,那么李爱卿,快些将新科状元郎的姓名公之于众吧!”
李孝恭抱拳沉声道:“臣遵旨!”然后转过身去,由上至下,缓缓揭下糊住状元公名字的宣纸。朝中百官伸长了脖子,想看看是哪个幸运儿,做出这样一迎合了陛下心思的佳作。待那宣纸终究完全揭开之后,百官不由恍然大悟:
,果然是真正的天子门生啊……
贞观十一年四月十五的午后,京兆府少尹李如松的李府之内。小小抱着虎头和李钦,李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