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面抚平压住,这才饱蘸笔墨,开始答题。
按照江志轩自己拟定的思路,当先做的,自然是蒙题。这种填空题,完全无需思考,凭记忆做就是了。这对于他来说,自然毫不费功夫。因此,到正午时分,他便已经将蒙题悉数答完,收笔开始准备午饭了。
和乡试之时不同,能高中举人之人,心态自然比秀才好得多。因此,当江志轩拿出小碳炉,准备做午饭的时候。举目一望,却见对面数十间考舍当中的士子,也大多挺了下来。掏出随身携带的各种食物点心,就着清水或者美酒,有滋有味的用起午饭来。一边吃东西,一遍皱着眉头,和江志轩一样,在脑海当中思索着后面的诗赋和策论题。
用火折子将几块无烟碳点燃,放入小碳炉当中。取出书箱底部那口小小特意情匠人制作的小号铁锅,将其放置在碳炉之上。又去贡院当中的水井里打回来一皮囊清水,倾倒入铁锅之内,然后便任由那看不见却绝对高温的炭火,细细的舔着锅底。
待水开了之后,按照爱妻所教的方法,先将混合了各种营养佐料的肉糜粉,放入其中,用筷子慢慢搅拌。不多时,便熬成了一锅味道鲜美的肉糜汤。再取出小小精心准备的”不托“,将其放入锅中蒸煮,待那些”不托“变软了,最后再打一个鲜鸡蛋。这样,一锅香气扑鼻的肉糜鸡蛋面便做成了。”不托“便是后世的面条,唐时没有后世那么高的工艺,也还没有面条这一称呼。给江志轩带入考场的这些,是小小回忆着后世面条的样子,纯手工制造出来的,不能量产……
贡院之中的其他考生都忙着自己吃自己的食物,再加上早餐大多用得极为丰盛。因此,江志轩的一餐饭,并不曾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午饭之后,所有人便又忙着答题。后面的诗赋和策论,让不少人伤透了脑筋……
整整一个下午,江志轩都在为策论题纠结着。据他所知,吐谷浑之战,虽说取得了大胜。不过,唐军**的伤亡数字,和朝廷官方宣扬的却相去甚远。虽然他也知道,历代以来,当权者皆会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宣扬自己的功绩,粉饰太平。
可他心中,却总是有一种愤愤的情绪,那是为那些阵亡的戍边将士而感到不平。
至于以雪梅为题的诗赋,他则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梗概。却也没有急着下笔,想要留待最后,看看能否再做出更为贴切应景的诗赋来。
因此,一个下午,江志轩却不曾动笔写上一个字。而是躺在考舍当中,皱眉思考着策论的内容。一阵强烈的冲动在心中升起,他要为在戍边战争中,负伤和阵亡的那些将士们,说几句公道话!并且按照爱妻小小的提示,向朝廷建言,修建一座纪念碑,让这些阵亡和负伤的将士,英名永存!
转眼便到了晚饭时间,这时候,士子们的行为便有些不一致了。有的士子如同中午一样停了下来,取出点心干粮慢慢咀嚼。有的则陷入了冥思苦想当中,对周遭的一切不管不顾。还有的,文思泉涌,正漏*点洋溢的写着策论,不肯停歇下来。而江志轩却什么都不做,便这样显得颇为茫然的半躺在考舍当中,盖上毯子休息起来。
春闱不同乡试,关系到无数士子的前途,亦是国家的抡才大典。
因此,所有必须的物件都配备得较为充裕,比如夜间照明用的……蜡烛!
由于昨日夜间便不曾歇息安稳,早上为了赶考,又起得甚早。
因此,天黑之后,不少士子便卷缩在考舍之内,沉沉睡了过去。
不时有阵阵咳嗽声传来,估摸着是那些家境贫寒,或是准备不充分的人,在这三月天里给冻感冒了。当然,也有不少士子强撑着,瞪着一对如同兔子般通红的眼睛,点着蜡烛挑灯夜战!
江志轩自然不会如同这些士子那么玩儿命。他深深相信妻子的一句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