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派之间的关系。
而现在的江湖门派大多是看不起朝廷的。
觉得朝廷面对外敌入侵,无能为力,只能割地赔款。
而对于农民起义又是采取强加镇压的态度。
讲究快意恩仇的江湖中人自然看不起朝廷官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墨谦能够处理好与门派之间的关系,必定是将来宁远县发展的一大助力。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加入江湖门派,又会受到朝廷官员的轻视,在朝廷中人看来,跑江湖的不过就是一群不识王法的狂徒。
再者说自己只不过是对神剑宗有些好感罢了,而这些好感还只是来自于灵剑大师的话语,他并不知道神剑门是一个什么样的门派,所以要先考虑一番。
…………
…………
走进到后院的花园,墨谦远远的就看见白前辈似乎在摆弄点什么东西。
旁边放着一个板凳,但是白前辈却在一旁蹲着,零零碎碎的小东西散落了一地,活像是街边的顽童。
“白前辈,你干嘛呢?”墨谦看见这个状况有点脑袋疼。
这个白前辈除了喜欢听故事之外,对于新奇的东西也是具有极大的好奇心的,时不时就会买点什么回来自己研究。
特别是墨谦小院里的东西,被墨谦改造过,更加不得了了,整日在这里研究,光是墨谦的简易抽水马桶就被研究的不下三回。
白前辈抬起头,脸上满是点点的木屑,看见墨谦,尴尬的一笑:“墨小友啊,我看见别人做的花灯还挺有意思的,就自己试着做了一个,没想到还真不错。”
说着举起手里的“花灯”。墨谦定睛一看,差点没笑出声。
这也是花灯?几根歪七扭八的木头架在一起,外边再糊上一层纸,真像是霜打的茄子。
最重要的是,墨谦看了半天,愣是没看见哪里有露出来的口。
于是疑惑地问道:“白前辈,不知你这花灯的灯要从哪里点?”
白前辈把手里的灯愣愣的拿回来,怔了半晌,“对呀,我把整个灯笼的给糊上了,我在那儿点灯啊?”
颓然把手里的茄子扔到一旁。
墨谦看着白前辈落寞的样子,只好说道:“白前辈莫恼,要说做一个灯笼倒也不是什么难事,只是大家都会,便没什么意思了,不如我们做个孔明灯玩玩如何?”
孔明灯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五代时候一个莘七娘的女子跟随丈夫打仗,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点燃的松脂,飞向空中,作为军事联络的信号灯。
而外形像是孔明的帽子,也就得名孔明灯。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种灯是由诸葛亮在被困平阳的时候发明的,后世称之为孔明灯。
且不管这是谁发明的,但是这里是大齐。
没有莘七娘,没有诸葛亮,也从来没有过孔明灯,在这个世界上可以算得上是新奇的事物。
“哦?”白长老抬起头,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孔明的又是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过啊?”
墨谦只好解释道:“孔明灯乃是我家乡的一种,小玩意,又叫做天灯,是重大节日是施放来祈愿的。
其基本结构跟灯笼差不多,但是点燃孔明灯可以飞上空中三百丈左右。”
说罢墨谦看看一脸惊喜的白前辈:“只是前辈你为什么忽然想起要做灯笼呢?”白前辈挠挠头,“这不是七夕快要到了吗?我见满大街都是灯笼,琢磨着自己也做一个……”
好吧,后面的事情墨谦已经知道结果了,不就是做出了个球吗?
只是墨谦忙昏了头,竟然不知道七夕将至。
“只是你这个出家的道士又跟着过什么七夕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