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东迁之事已定,宿元景那里可否召来商议了?”话音方落,帐外小校报道,有招安天使又来求见。三娘淡淡一笑道:“有人比你还急。”当下命小校引入。
宿元景与闻焕章这十余天内,每天都来求见,但都未曾得见三娘,便在昨天,闻焕章再入原武城内,终于说服高俅,拿出两百万贯钱财来单独给梁山贴补不足。高俅如何服软?只因这十余天又断了粮草、柴薪,城内树木、房屋都砍拆一空,军民百姓皆吃生食,高俅也吃了几顿半生不熟的饭食,享福惯了的高太尉自然受不得这般苦楚,又多有诸路节度使前来相劝,最后高俅与诸路节度使商定,一并凑出两百万贯来交予梁山,方才凑够一千万贯的费额。
因此宿元景、闻焕章一大早便来求见。入到帐内,见礼已毕后,宿元景便迫不及待的将事由说了,末了道:“既然太尉那里私下替泊主凑齐了这赎买钱粮,便请泊主早早奉旨招安,也好解了原武之围。”
三娘笑道:“我这人最讲信用,既然说好了,那便作数。既然如此,我这便吩咐安排场面,奉旨招安。”此言一出,宿元景、闻焕章都是松了口气。
三娘又道:“不过,尚有一事相求。”宿元景闻言,大皱眉头,恐她反复,急忙道:“泊主,不是有言在先,但凑够赎买之费,梁山便即招安么?怎么又横生枝节?”
三娘笑道:“这个事对于朝廷来说,只是小事一桩。我原来有个师傅王进,现在西军之内做个知寨,还请朝廷开恩,将他调拨到山东来,归于我麾下。”
闻焕章闻言,便想开口说话,但宿元景已经抢着道:“此乃小事,待我回去保奏便是。”闻焕章便也不再言语。
当下三娘便命卢俊义亲自总领招安接旨的场面之事。到第三日清晨,大营内装起香车三座,将御酒另一处龙凤盒内著;金银锦缎,赏赐之物,另一处扛;御书丹诏,在大营内造起一座龙亭内安放。
一大早,宿太尉穿了官服,上了马,靠龙亭东行,闻焕章骑马在後相陪;燕青、乐和、吕方、郭盛等四人,乘马跟著;大小人伴,一齐簇拥。前面马上,打著御赐销金黄旗,金鼓旗队伍开路,出了营门,迤逦绕营一圈。
随后到了中军大营帅帐外,这里早搭了一座山棚。宿太尉在马上看了,见上面结彩悬花,下面笙箫鼓乐,迫道迎接,前面望见香烟接道,只见扈三娘等一中了梁山头领皆在那里候立。
到了面前,宿太尉朗声喝道:“奉旨招安梁山,接旨!”扈三娘,卢俊义引投便单膝跪下,背後众头领齐齐都跪在地下,迎接恩诏。
香车龙亭,摆布上来。宿元景下马,取了圣旨,径直到帅帐外彩棚内,中间设著三个几案,都用黄罗龙凤桌围著。正中设万岁龙牌,宿元景将御书丹诏,放在中间,金银牌面,放在左边,红绿锦段,放在右边,御酒表里,亦放於前。金炉内焚著好香。
随即宿元景当中而立,开读诏文。只听他念道:“制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未尝少怠,爱民如恐不及,遐迩赤子,咸知朕心。切念扈氏三娘,卢俊义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今替天兵扫贼,诛除三晋反贼田虎,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衷情,深可怜悯。朕今特差殿前太尉宿元景,捧诏书,亲到三晋之地,将梁山扈氏、华西朱武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令梁山扈氏、华西朱武义军,破贼有功,绥靖地方,特旨恩准开镇山东一路,拜扈氏为梁山节度使,领山东路宣抚使,加鲁国夫人。已故扈氏夫君晁盖,追赠鲁国公。卢俊义为济州节度使,领山东路副宣抚使,加少保衔。公孙胜为护国真人。其余梁山将佐官吏,由扈氏、卢俊义拟定官位后,呈报朝廷,另加恩封。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顺,必当重用。(ww.架章节错啦,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