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大半个2012。
n站拆分后,这半年里周天音并没有什么激进的运营措施。一切立足于稳定用户群和引流,同时消弭使用者的分裂-倾向,以及“先来者的自我膨胀心态”。
任何小而美的社区,历史上都会存在这个问题。比如后世的b站,在早期就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网站,好像不懂点儿二次元的资深知识,都不好意思注册b站账号。注册了之后还要养号和论资排辈。
而这种小而美的、自命逼格的网站,一旦扩大化、放松准入门槛,肯定会引来早期用户的不爽。觉得“当年哥可是费了多大劲才混到如何如何的,现在的小学生这么轻松就能来”。
所以,周天音需要做的,仅仅是放慢脚步,把分割后的这类用户情绪压制、安抚下去。而不需要在这一年里急于跟优酷争一日之长短、数据之高低。
在这个问题上,冯见雄对周天音的指示,其实还颇受后世国内某顶级网络文学传统大佬的启发。
就是论事,比如某个做网游起家的老板,开的那家小说网站,至少高v政策一直是越来越严的。只有早期高v靠注册作者号并上架就得到高v,或者花几百块就高v。
到后来年消费3600才算高v,消费1200才算初v。尽管这明显遏制了正版化用户的增长率,也把一部分人逼去盗了。
但是对于尊重早期高素质公民的尊严,明显是很好的。因为它的用户绝对不会像移动联通电信那些忘恩负义垄断巨头的用户那样,哀叹“槽,每次优惠套餐都给新拉来的用户,支持了10几年的移动老用户,套餐反而不划算”!
在网文界,一个2004年就有正版意识的人;在一个一直支持盗版、直到2014年后才幡然悔悟的人面前,当然应该有一辈子的优越感。
而网站也应该保护那些人的优越感,那它江湖老大的地位才能稳住,有公信力。否则,只能跟赚快钱的无线站一样,捞一笔就走。
周天音对冯见雄的指示,执行得很彻底。
所以,用一句话概括刚刚动完大手术的n站,或许就是“西线无战事”吧。
虞美琴手头的“得到”app,也处在转型期间,内容领域并没有多少标新立异的开拓,只是专注于把已经开的专栏继续做好、做扎实,精益求精。
在这个方面,冯见雄也算是不经意地就学习了罗胖子历史上用过的“时间的朋友”战术。他知道做知识的服务,最重要的就是信用。
在咨询爆炸的时代,找到咨询对消费者而言并不难。但是让消费者在垃圾堆里把最优质的东西挖出来,这就难了。
或许冯见雄可以上这两年已经开始火起来的人工智能分拣推送技术——就跟一年前张一鸣的、或者后来自称用过这些技术的“快蹄”那样。
但冯见雄知道。直接用算法推送,肯定不利于建立早期信用。因为用户对人工智能的信任、意识的转变,都还存在很大问题。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做一把时间的朋友,不求回报地、不被动摇地勤勤恳恳做一年再说。
至少让消费者看到,“冯总这个人虽然奸诈归奸诈,但他铁了心要做的事情,哪怕暂时数据不好看、营收也没有,但他依然会坚持做下去”。
所以不用担心“好不容易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了,结果因为他自己没赚到钱就自暴自弃太j了,咱还得花精力再慢慢识别出一个靠谱人”这种事情。
在这期间,冯见雄也少不了偶尔给虞美琴一些指点,把个别后世经过历史检验、能力还行的新媒体平台高管,给挖到了自己手下——这里面既有历史上“喜马拉雅”的中坚骨干,也有罗胖子“得到”的得力高管。
现在,他们都不可能再找到曾经的老东家了,为冯见雄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