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6章 比我强的看不懂,比我弱的赶紧欺负(第1/2页)  喷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个月后。

    京城,中关村,某初创不足半年的新公司。

    p3的水平。

    要想让朗读有语气,有感情,不是靠请林志凌来录语音素材库就可以的。更重要的是足够多的大数据训练,上深度学习人工智能。这一切的进步,都需要用户量和数据来喂养……”

    说罢,他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进入了交接期。

    他还不是p3那种‘凡是同一个字,不管在什么语境下读音语气都完全一样’的货色要更加拟真,用户凭什么不选我们?

    至于他们下了txt文件、用我们的app听了两三年之后,不想看小说了,踏上工作想学习点儿正经东西了,用户惯性是可以继承下去的么。”

    在2011年的技术环境下,靠软件有声阅读txt文件是不稀罕的,事实上更早两三年台电的mp3就做到了。

    但这玩意儿当时在国内并不普及。哪怕是那些每天有良好健身跑步/散步习惯的人,按说每天有1小时甚至更多时间不能看手机,只有戴耳机听点东西,但依然不会听电子书。

    说到底,瓶颈就是两个。一个是mp3这玩意儿到了2011年早已落后,几乎不会有人为了听歌再去买mp3,即使要买也是为了装逼,然后买ipod这种。

    而如果连歌都不需要听,只为了听书,买mp3的概率就更小了。

    另一个导致不普及的主要麻烦,在于台电的语音效果真的不好。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它连多音字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根本无法联系上下文“读懂”一句话里某个多音字该发哪个音。

    多音字都解决不了,“声情并茂”就更别说了。

    说到底,曾经的技术,都是基于传统架构的。而要想解决“声情并茂”,需要的是从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角度,把一切重做一遍。

    原有的旧时代技术路线,必须抛弃。

    当然,要做这一番大事,没个数亿美元级别的投入,是别想有多大成果的。

    但也好在“深度学习”的东西可以慢慢进化慢慢啃,花一点钱、优化一点算法、喂养一些大数据,就能看到一点成果。

    整个优化可以循序渐进,一开始花点小钱,就能略见小成。

    所以钱至少不会白花,而是可以润物无声地提升用户体验。

    冯见雄把陆东挖来,也可以比让他留在喜马拉雅这种如今还融资困难的小鱼缸里,进步得更快一些吧。

    ……

    被冯见雄劝服了的罗胖子,最近总觉得很忐忑。

    眼看着那些签了相对宽松型合同的同行,都能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吸粉,他却被协议捆绑着不能动弹,焦急是难免的。

    幸好,只焦急了一个月之后,n站的全面改版如冯见雄许诺的那样,上线了。

    n站升级了全新的手机端app,也升级了pc侧的桌面客户端。

    升级之后,n站的app不仅可以看视频了,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里发文字性的博文、晒图,也可以上传音频作品。

    而只要粉丝关注了某个up主,那就可以看到这个up主的全部更新动态。

    无论是更新了博文还是图片还是视频、音频,统统可以接到通知,并且方便用户直接点击通知短信、传送到目标资源直接观看。

    目前来说,这个设定还没什么问题。因为现在up主们对这些新功能用得也还不熟,想不到如何花式骚扰粉丝,粉丝侧的推送也就不至于饱和。

    不过,即使将来大家花式更新太多太频繁、导致n站站短太密集、变得跟微博一样让人来不及看,那也没问题。

    因为n站已经提前留好了后手,做好了站短feed流的分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