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也爽快点,我提两个指标吧。不如就考核她今年内在N站的粉丝人数,以及她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数好了——光提一个N站,我怕你不服,觉得我后台改数据,注水注泡沫,有个第三方的渠道,公信力就大了。”
某些小说网站卖IP改编权的时候,都会特地官方给刷数据呢,以便好看一点,对外卖贵一点。所以冯见雄就直接把公信力这个问题说出来了,也免得陆河几次开口大家脸上都不好看。
“呵呵……冯董敞亮,您都这么说了,我自然没问题。不过会不会太勉强,新浪微博这个东西我也有了解,说是新浪公司准备暑假里就推出,貌似是比传统博客轻应用一些。不过博客类的东西,终究不太适合偶像路线的女生刷吧。”陆河内心其实已经很满意了,但也要客气客气。
冯见雄却完全没当回事儿:“没事儿,我敢应承,做不到就不给纱纱片酬好了,你怕什么,又不是你逼我的。数字差太远你换人都可以。”
陆河彻底络贴片广告方面,也有的是合作对手,只是不一定有你那么敞亮明白。”
冯见雄一听就懂。
陆河这是不敢拉他投资,改为请他帮忙做广告了,而且是有回扣的广告。
比如片子上映前,给N站一个播放单价,贴片15秒广告多少钱,然后狠命放。然后按照发行成本付给冯见雄一笔钱,把剧组的钱洗出来——但最后,冯见雄收了钱,还是要返一笔给陆河本人的。
这样,投给制片公司的钱,就到了陆河私人口袋里了。
当然,这都是小打小闹,后世要想从制片成本里黑钱,更便捷的方式多了去了。比如找个自带流量的小鲜肉当男一号,对外吹嘘片酬五千万,是报账吹给投资人听的。但实际上只给小鲜肉一千万,剩下的四千万导演、制片人和其他剧组内的实权人物瓜分了。(就相当于小鲜肉返给导演的回扣。)
或许有人会觉得难道投资人是傻子么?那也不至于,投资人也知道每一部电影的投资肯定有好几成被黑了,被洗钱了,只是不知道尺度,尽可能查一些,但不可能查完。
而事实上,投资人也需要洗钱,可能对外宣称2个亿投资的片子,实际资金到位只有1亿多点儿,投资人本人也要拿回扣——毕竟很多投资人是拿托管的资金投资的,并不是他本人的自有资金。(国内也没有好莱坞的成片保险公司负责验资,吹牛不上税。)
反正圈子里就是一堆烂账,比谁更烂而已。顺带比一下烂的时候假装不烂的演技。
冯见雄斟酌了一下,表态道:“这个,倒不是不可以考虑。不过,发行成本应该不算在2亿的制片预算里吧。制片预算跟宣发成本混同,这样真没问题?陆导,你背后的投资人也太好糊弄了吧。”
陆河一想,确实是自己表达的时候疏忽了,连忙解释:“我就随口一说。反正宣发那边我也有哥们儿认识就是了。冯董你这边需要担心的,只是能不能拿得出技术和商务上说得过去的网络宣传方案、报价。”
“固定低价,无限量排片吧。调整一下片头推送算法好了——这个可以实现,反正距离你的电影上映前宣传,还有两年呢。我保证到时候N站的视频贴片广告排片算法可以达到这个高度——技术上的具体术语,说了你也不懂,有兴趣就找个拟发行方的商务代表,到时候跟我这边的人谈。”冯见雄稍微思索了一下,就给出了这么一个姿态。
很专业,而且确实稳赚。也能堵投资人的嘴。
在2009年,视频网站的片头贴片广告,基本上还是没有推送算法的。换句话说,不管是个什么样的用户,点进去看到的都是同一个广告,连谷歌的ADSENSE类的鉴别算法都没有,更别说跟得上人工智能时代的“看人下菜”了。冯见雄想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