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5章 共享单车为什么贵(第2/3页)  喷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回头客少得可怜。

    复购率的数据,比单品成交量比例更能说明问题。所以我估计,哪怕是那些凑了88块一单的,很多人买回去也不是一个人吃,而是一家子分一分,甚至同寝室室友们分一下,每个人尝个鲜。

    将近90块钱一斤买吃食,对于如今的收入国情来说还是太高了,我们公司从来就没买过这么贵的单品,连纯的小核桃仁都几乎卖不出去,只能用劣质的。就算江浙沪市场的消费者收入水平高一些,也是承受不住这种高端路线的快消品的。

    要想推广到全国,更是千难万难——最多再推广到相对有钱点儿的两广,而其他内地省份肯定是吃不起的。”

    那么多真凭实据摆在柳洋面前,他也不得不持重了。

    尽管这个机会看上去有些可惜。

    他最后拍板道:“让采购部把供应商都先谈起来,稳住吧。把做切糕需要询价的原料都敲瓷实了,具体怎么做他们懂的——就告诉供应商近期会有大单,吊住他们的胃口。生产部也把调线工艺方案先做出来。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如果到时候对方还有新一波的市场营销推广,我们就立刻加班加点上这个产品,跟一波顺风。如果松鼠果业没有后招了,我们就犯不着了。”

    如此一来,等下一波行情真的来的时候,优品铺子的跟进速度可以快一些。而如果没来,也无非是供应商被画的大饼忽悠了一下,优品铺子自己不会有损失。

    柳洋这个决策,显然是在赌田海茉的后续动作。

    他不相信田海茉会在这波行情冷却之后坐以待毙。

    如果田海茉再次花大钱做广告费、或者花式炒作推广,把切糕这个概念再次推向全国、推向新的高潮,那他就跟。

    如果田海茉在这波行情过去之后认命了,那他就当没发生过。

    一言以蔽之,让他柳总花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广告费,他是不会去花的。但如果有同行砸了巨额广告费足以让整个行业受益,那他肯定是要白白跟风的。

    算盘精着呢。

    ……

    柳洋能想到的问题,田海茉和冯见雄当然也能想到。

    为了偶尔的一波销量高潮,就贸贸然购置进来大批生产设备、扩大投产,那是风险很高的事情。

    从财务上计算,“卖一吨糖就净赚四五万、一个月卖二三十吨、净赚120万”,看上去很美。

    但谁都知道,这种算法的前提,是按照经典的财务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比如,按照第六十条规定:除国wu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如下:

    房屋、建筑物,为20年……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其他运输工具,为4年;

    换句话说,田海茉为了扩大生产而增投的设备,按照税法最快也要5年甚至10年才能算报废。

    所以把那300万投资平摊到5年60个月里,国家认为她每月的设备折旧成本才5万块。

    可是事实上,在那些短平快的一波流生意里,谁的设备特么能真的用上五年?

    或许一年之后,设备确实还没坏,但产品已经过气了。机器放在那里吃灰生锈也没法开工、没订单开工。除非调整工艺改造设备发挥余热,或者把确实没前途的设备低价卖掉淘汰。

    后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