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章 缘来不似侬(第2/3页)  旧国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下林恩福,是李老板的秘书兼账房先生。诸位贵客找我家老板何事?”

    贝麟这时道,“幸会。在下贝麟,这几位是我的合伙人,我们有笔生意委托了李顺记承建。明人不说暗话,近来工地屡屡出错,我们想请李老板出面给个交代。”

    林先生听出贝麟的用意,想来几位贵客也都是明眼之人,婉凝又是自己的恩人,于是他回道,“诸位刚才想必也留意到了,营造社不景气,已经两个月没有发薪水,李老板怕追债的来逼迫,上个月便逃到乡下去了。”

    爱玲心里凉了大半,文琮又道,“我记得李顺记的业务极好,在本土的营造社中,向来以‘用料实,用力足,不欺诈’闻名,李顺记的口碑在沪上也是数一数二的,怎么会有债务纠纷,并如此不堪一击。”

    林先生见文琮似是懂行的,叹气道,“小先生想来也多少了解行情,现今上海虽然开工工地颇多,但多委托给中洋合资的营造厂,人说这叫professional,李顺记在一二八运动之前,业务已经大不如前了。而李老板家里在一二八运动也受了重创,他家里的小儿子学人家闹革命,罢课□□,竟在大马路上,被人活活打死。老板娘见到尸首,一口气没提上来,也跟着去了,李老板从那时起便染上了鸦片,每日要靠鸦片度日。鸦片这东西,消费太高,任你有黄金千两,也禁不住‘日日享用’,加上效益不好,人心浮动,有人便怂恿老板去买股票赚钱,可老板对股票一窍不通,所托现在看来也是个欺诈的,一来二去,竟赔了多半。”

    林老先生一片唏嘘。

    文琮这时道,“林先生,实不相瞒,我们是虹桥疗养院项目的负责人,凭李顺记现在的光景,想来这项目也做不下去了,但拖欠两个月的薪水怕还要补发,外头的这些人您肯定也想照顾周全,您不妨跟我们交个实底,看看我这位做金融投资的朋友能否帮的上忙。”

    贝麟这时也向林老先生点点头。

    林老先生想,文琮和婉凝都是大善之人,如果能伸一伸手帮助李顺记度过难关,李顺记还能接下虹桥疗养院的项目,自然是件好事,他于是便把共济社项目承建的现状、账面上的情况都跟四人交了底。

    文琮又是多心的,又问了老先生和他妇人的情况。

    原来他们本是徽州人士,儿子娶了悍妻,容不下老夫妇,二人便拿了盘缠往苏州投奔亲戚,不想在火车上被人偷了盘缠,妇人又患病,便委身在陈墓乞讨。遇上文琮婉凝时,林老先生也在四处找工作,他原本在徽州家族的票号里做过几十年账房理账,虽少出房门,却账目理得极清,李长顺当时在陈墓的工程上招账房,林老先生便应上,后来又带着老妇人来到上海,安顿下来。

    文琮一一记下了,回去路上,还让贝麟找两个得力的,把每一处都侦查落实。

    临走时,他们还嘱咐林老先生尽快找到李长顺,与李长顺约见一面;林老先生也记下了贝麟的电话,有消息会第一时间联系。

    若都如林老先生所说,李顺记再无力承担虹桥疗养院的项目,他们也得尽早通知丁文康,早做安排。

    回去路上,文琮和贝麟一路无言,爱玲心下不爽,唯婉凝还想着这晚家里还有席面——刘老太太前日终于有精神起身,还能下床走动走动,一天中醒着的时间也有九十个小时,比前两个月可谓是大好了,事情本一直瞒着刘家二叔,但临近中秋,二叔一家昨日也从香港回到上海探亲。而刘家小姑姑也带着夏次长回刘宅提前吃这顿中秋阖家团圆宴 。

    贝麟这时很是不悦,“你们仨都要回家团圆,可怜我一个孤单寂寞。”

    爱玲这时颇恨铁不成钢,“所以你也要尽快找个靠谱的成家立业。”

    贝麟仍旧坚持道,“姐姐也不是不知道,我是喜欢婉婉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