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7章 杜正伦的心思(第1/2页)  盛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杜正伦的心思
    “老杜,老杜,别激动,你儿子一直以你以你负责修撰起居注为荣呢,你可别这个时候退缩。”
    罗云生在一旁劝谏道。
    自己现在天天跟太子混在一起,在很多人看来,自己已经是太子党了。
    杜正伦除了任中书侍郎,负责修撰起居注之外,还是太子左庶子,跟自己是一条绳上的。
    无缘无故的,罗云生可不想这大号蚂蚱自己跳了。
    “我有我的难处,魏公对我有举荐之恩,我心中自然感激,但他嫌弃我对陛下阿谀奉承不说,还总是拿他给陛下奏折的底稿给我,让我用来修史,他哪里知道,咱修的起居注,都是陛下改过的,跟他的根本不一样。
    回头不论是陛下,还是魏公知道了此事,我都不好过。”
    杜正伦提起魏征,也是一脸的忧伤,他真的希望早点跳出这个大坑。
    杜正伦提起此事,罗云生倒是多少听说了一些,后来李世民听说魏征给史官奏折底稿的事情,再加上别的烦心事,直接把魏征的墓碑给砸了。
    “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但是老杜,你听我这个外人一句劝,圣人和魏公是在一起演一出千古佳话,而你这做的是见证者的角色,此时退缩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罗云生挺直身躯,看着眼中含泪的百姓,忍不住有感而发。
    杜正伦生的面皮白净,温文尔雅,而且熟读经史子集,绝对不是那种纯粹的阿谀奉承之人,也绝对不是轻言放弃的人,他很有可能只是一时想不开。
    “确实,圣人和魏公虽然经常争吵,但是在争吵中,确实争吵出很多于民有利,功在千秋的奏对。
    他这样的人,生前把事做的太绝了,难有好下场。
    我这人心软,不想见到这场面。”
    杜正伦叹息一声说道:“只可惜,我劝说魏公好几次,他非得不听,他觉得以身试毒很光荣,可朝中的大人们看着呢,陛下也看着呢。
    你听听刚才那群愚民说的什么话,大唐不能没有魏相公,这话由百骑之嘴,入了圣人之耳,圣人该怎么想”
    阎立本在一旁老神在在,他们阎家人负责搞技术,他觉得旁边儿这一老一少聊的问题太高深,不是他这种人可以参与的。
    “哎,这或许就是魏公的处世之道。”
    罗云生感慨道:“他这样的人,千百年也出不了一个的。”
    “是啊,千百年才出那么一个。”
    杜正伦的声音低沉柔和,那浓浓的忧虑没有丝毫参假,“明明他活出了臣子最应该活的样子,但我却羡慕不起来,还心中万分担忧,这是世道不对吗
    可陛下又是千古明君啊是其他人不对吗
    可千百年来,世家c寒门,大家都是这个样子,那么谁错了呢”
    罗云生心中一动,似乎魏征的以身试毒的日子,可以增加些乐趣了。
    如果非要问,在贞观朝,他对谁最感兴趣,魏征肯定是头一个。
    除了魏征名气大c脾气臭之外,还因为魏征竟然能跟老娘做朋友,成为酒友。
    他觉得魏征绝对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绝对不会像是史书记载的那么刻板。
    肯定有他不为人知的活泼的一面。
    爱喝酒的人,怎么会是一个纯粹的固执c刻板的老头呢。
    可就是这么个敢跟自己在政事堂品酒的老头,愿意为天下百姓以身试毒的老头,死后不仅仅被李世民砸了墓碑,还背负上跟太子一起造反的名头。
    这老头在弘文馆为自己出头了一次,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帮他一帮,“魏公要用我家的石炭试毒,到时候我陪他聊聊。”
    “那可就太好了。”
    杜正伦虽然对自己的命运抱怨不已,但是对于魏征还是非常敬佩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