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七章 仝不云与全不会(第1/3页)  世子凶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秦老大一时之间也是感慨万分。
    他也是着实没想到,秦玄远在京城,居然也关注这千里之外的赣州民变一事,而且直指要害,能够有此见识着实是令人惊讶至极。
    恭文华和上官鄂夸了几句太子,再次坐回了绣墩上,喝了几口茶平复了激动的心情。
    上官鄂恢复冷静后,笑呵呵的问道:“既然陛下已看过太子殿下所答考卷,想必书写的八股与司判文书亦是上佳之选。”
    “不错。”
    要么说秦老大就喜欢上官鄂呢,很容易掏到他的姬点上,哈哈一笑:“便是朕也未曾想到,太子的八股做的极为老辣,四平八稳严丝缝合,就仿佛做了千遍万遍一般,想来,便是京中的大儒也不过如此,虽没有令人眼前一亮之处,却丝毫挑不出错处来。”
    上官鄂陪笑了两声,不过心里却觉得秦老大有点吹牛b的嫌疑。
    八股这东西就是从几本书里挑出那么一两句话,然后联系多方面来进行阐述,一是考验逻辑能力,二是考验对四书的了解程度,最大的前提就是要将书中的内容倒背如流,要不然都不知道考题的出处是哪里,太子才多大,过了年才十五岁,别的大儒读了一辈子四书五经,太子能与其相比吗。
    秦老大见到上官鄂似是不信,略有懊悔,刚刚应该让人将太子的答卷抄录一遍才是,也好让上官鄂小刀喇屁股开开眼,看看朕这散养出来的儿子有多优秀。
    提完了八股,秦老大又说了司判文书一事,当然,还是口说无凭,不过关于凉斐策问一事,倒是获得了恭文华这个专业人士的高度认可。
    秦老大也不是喜爱自夸之人,凉斐问策一事只能说秦玄答的中规中矩,换了任何一个朝堂将领都能写出来,当然,前提是这个将领会写字。
    君臣三人这么一聊,聊着聊着又扯到了许多国家大事,这一聊就聊到了天亮,眼看着都快上朝了,秦老大让白千预备些吃食,准备吃过早饭后直接上朝去。
    几家欢喜几家愁,秦老大很嗨皮,太子成长了,都可以和别人家的孩子媲美了,可正在国子监批复试卷安之峰就很愁。
    因为他面前摆着几份考卷,其他考官都给出了高度评价,但是安之峰拿来一看后,越看越不对劲。
    让他发愁的是这几份考卷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就仿佛是一个人所写的一般。
    股文题目出自四本书,也就是限制在了大学c中庸c论语c孟子四本书中,但题目的字数c形式却没有限制,题目的出法很多,范围很广,形式变化多端,那么给出的答案也可以说是有千百种,可眼前的这五份答案中,几乎是一模一样的。
    从破题上就可以看出来,这五人表达的思想和概念几乎就是一致的,而且所表达的主体,绝对是某个大儒名家的观点。
    其他试卷倒是有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可这些文章多多少少都有些瑕疵,虽然某些地方写的让人拍案叫绝,可也因为一些小毛病而令人惋惜至极。
    科考这个东西可不讲究什么瑕不掩瑜,这就和当官一样,在保证无过的前提才可以提有功,必须是滴水不漏面面俱到。
    而以这个准则来判断孰优孰劣的话,那这五份试卷绝对可以在这次科考中拔得头筹。
    安之峰能看出来,这五人必定是出自一个族学或是书院,要不然答案不可能如此惊人的一致。
    不由得,安之峰继续往下看下去,结果越是看越是郁闷。
    司判文书的答案,同样相同,丝毫不差。
    如果这次科考的司判文书有标准的答案的话,那这五份就是标准答案。
    再往下看策问,安之峰眉头一抖,来了精神。
    关于赣州民变一事,五份答卷都是围绕着以夷辖夷为核心展开的。
    安之峰也不是草包,甚至比其他大臣更懂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