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无意间夸人皮囊好看c品性纯良c好施乐善c心胸坦坦荡荡,不悭吝赞语他人即是美的创造者,若能如此世间皆美丽。”
“”我这一口米饭还未细嚼,反又扒了更大一口以压制花翎师兄独芳自赏的高雅情趣,调侃道:“师兄,你这副好皮囊生来就是祸害。”
“哈哈哈哈美丽本无罪,岂有祸害一说”
“你要不是个祸害,怎么会让让”
“让什么”
哈哈哈哈我笑吟吟的打起了哑谜。午膳过后,我们便从饭堂拱门走道穿过后堂,两旁绿茵环绕,又向左绕了一道门,一路瞧不见半个闲人。
过了一会,来了一位老僧,一双绿豆般大的眼珠左右扫视,确定没有旁人在,鬼祟的伸手做了个往怀里掏腰包的动作。
我示意避开花翎师兄,走前面些,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从老僧手上接过钱财。掂量了两下,与上次给的分量无差,想着此行已达成目的,是该回佛阁了。
“不留下来等等老尊者”那人问
“不了,他在别处留宿,总归要七八日才肯回来。这钱我用的急,等下个月我再来看他。”
“小五小五”花翎师兄叫了我两声
“师兄,大寺果然不一样,募捐的钱财都很是阔绰,惦着分量,只要近期上人不出去苦行,管众师兄科举前赴考所需的经费不再话下。既然我们也募捐到银两了,趁天黑前赶一段路”
“小五,我们去化次缘吧”
“什么”
他又重复说了一遍,“你可愿意随我去化缘”
“可我们有足够的钱财,不需要化缘。”
师兄笑着说道:“身外之物可以留给佛阁,我们去化次缘,不为什么,只为一次温
饱。”
我不明白师兄为何突然有这种想法。在鉴于还未找到一个适当的理由拒绝前,也只能依照他的意思行事。
回去是往后门走的,路上,我哼着民谣,“帝王出家,随臣一邦,嫔妃一串,素裹红妆。出家犹在家,举国敬菩萨,早晚拜大士,禅室如世家。”
又说唱“不爱江山,不恋俗世,谈什么须有王权,怕什么戒律清规,如是做寺里的僧,闲云野鹤,富贵荣华依旧。”
眺望着洱海之滨,点苍山乐峰麓下的千寻塔茂立于苍穹之下,红瓦堆砌白色泥皮,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这大大小小一百多座佛塔,成为我们段氏一脉几代国君退位后的忘尘去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