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六回 朝露殿(第3/6页)  庭中有树落芳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一个布包,里面是一本书南洲记,一边翻看一边说:“阿宁师傅,如果你也能时常出宫就好了。”
    姝宁一边盯着看,一边说道:“我出不去的。”
    很明显,一猜就知道这书是太子借机去江府看望江映月,顺路买的。这书纸质粗糙,配的画图笔法笨拙,一看就是民间小作坊刊印的。
    民间书局为了生意兴隆,经常找人编纂或收集一些稀奇故事。故事内容为了博人眼球,吸引顾客,大多荒诞不经,甚至离奇可笑,经不起推敲。
    像公主这种从小在宫中长大,没有见识过外面世界,便很容易陷入其中。因此,姝宁劝她略看一看,当个笑话就好,不必认真。看这些倒不如看些故事书的好。
    第二天,姝宁来时手里拿了一本书。
    公主见她说道:“我听人讲故事,发现这痴心的女子必然遇见负心的汉。仿佛命中注定一般。”
    姝宁道:“自古以来,她爱他,可以不顾性命,而他爱她,却终究放不下江山。这类故事总是如此。”
    公主早就看见她拿的书,冲她弯弯手指,意思再明显不过,姝宁将书展开,是一本战国策。
    公主气得想骂人。
    姝宁求饶道:“今日皇后训斥我了,还请公主多少看一看吧。”
    公主将书扔在地下,道:“我母亲说了,女诫女训之类的看看就好,省的有人问起来,我连知道都不知道。列女传嘛,我都是当故事看的,除了几个大才女,女将军我还挺佩服的,其余的我一概看不起。生而为人,动不动就死啊死的,要不就是断手断脚,男人犯了错,一句话,他们有妻儿老小要照顾,就免了。那女子呢,就活该去替他们受罪,这女子生来就有错了吗”
    姝宁道:“我也不爱看这类故事。我到常看一些前朝旧事,历史传记类的。”
    公主一听到“历史”二字,立刻皱紧了眉头,道:“那我就更不爱了,冗长繁杂,枯燥无味,不明所以,毫无意趣可言。我平生最恨这两种书,快快拿走。”
    姝宁听她这么说,反而笑了,道:“你在看之前就心里就笃定了他是枯燥无味的,那自然就越看越烦心。这就如同看人一样,你看一个人顺眼,他便事事都顺眼。若你看他不顺眼,他就算有天大的恩德也要招你厌烦。”
    公主没有反驳她。
    姝宁见她听进去了,继续说道:“哦,有了,你看史书,一个国家,一个朝代,你把他想象成是一个人,一个具体的人。你就想办法去喜欢这个人,去了解这个人。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一个民族有这个民族的气节,一个国家就有一个国家的铁骨铮铮,一个朝代自然也就有它的绝世芳华。”
    公主道:“这一个人得可爱之处,我还能想像出来,可这一个朝代的可爱之处,该怎么去想”
    姝宁娓娓道来:“这一个朝代的可爱之处嘛,他自有他特有的色彩,独有的韵味,超脱的灵魂。书法里的一笔一划,绘画中的山水天涯,纺织里的一经一纬,诗词里的一木一花,佛经里的一嗟一呀,城邑里的一砖一瓦,街巷人家的一饭一茶。这人若不爱读史,就容易愚笨,我劝你还是读一些的好。”
    姝宁捡起战国策,为她讲解起来说的一板一眼,很有韵味。
    公主用两只手背支楞着下巴,道:“我不爱看书,嘿嘿,不过,我很爱听你说书。”
    香穗儿一直在旁边站着,不免插嘴道:“之前也有老先生给公主授课,公主如此天资聪颖,敏而好学,连她都听不懂,更何况我们这几个资质愚笨的。刚才阿宁师傅说了一大车的话,不仅不烦人,我还全都听懂了。”
    姝宁说的很有意思,连凌雪她们几个也躲在门外听。
    这暑天来临,一天比一天难熬。投壶c击丸c踢毽球,稍微动一动就惹人出一身汗;下棋呢,公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