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第2/2页)  九岁的我制霸了大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李泰失望的叹了口气,随即抬起肉乎的小手,对着安庆等人奶声奶气道:“准了”
    当六大尚书站出来,安庆得意一笑。眼角余光看到文武百官震惊面容,笑容更浓厚了。
    没想到吧。
    本官能拉动六大尚书
    若是礼部尚书刘钰还活着,其实更不需要费口舌,但自从刘钰死后,无上皇新任命了一位礼部尚书,安庆都没把握拉拢到他。
    但在昨天夜里。
    新任礼部尚书楚韦敏却亲自跑到自己府上
    经过一番交谈,安庆才弄明白过来,原来楚韦敏背靠的是五姓七望
    ,不由神色大喜。
    五姓七望竟然也帮着自己那今日胜算,至少能有九成
    微微抬头望着叹气的李泰,安庆心中得意更甚,对于唐学,他并不看重,他看重的是借此事,能招来名望
    只要今天小皇帝退让一步。
    明日长安城内,他安庆的名字,将会传遍各个坊市
    安庆明白,趁着小皇帝年幼,喜欢胡作非为,自己狠狠地驳斥他一番,等到李泰弱冠之年,彻底亲政以后,他就辞官
    到时候凭借这一次的威望,青史留名都足够了
    入朝为官,想要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安庆知晓是不可能了,凭借礼部侍郎这个官位,青史留名的可能性更不大,也唯有另辟蹊径,说不定还能再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正当安庆觉得一切都朝着自己想好的方向,缓缓前进时,忽然皇位上传来一道稚嫩的嗓音:
    “我准了”听到这话,安庆浑身一个激灵,猛地抬头,目光难以置信的望着李泰。
    不仅是他,百官们同样错愕看着小皇帝。
    他准了
    这可是六部尚书啊,外加一个礼部侍郎,竟然全都同意他们告老还乡
    这消息对于朝堂而言,不啻于一道惊雷
    砸得众人耳朵嗡作响。
    六大尚书此时一个个神色不可思议,看了看李泰,又看了看安庆,怎么个意思,不是说好的万无一失吗怎么小皇帝的做法,跟想象中的不同
    安庆回过神来,神色恢复平静,向六大尚书投去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小皇帝胡闹的性子,能准许他们告老还乡,本就是在他意料之内。
    否则李泰也不是被人背地里称为胡闹皇帝了。
    安庆咧嘴一笑,偏头看向文臣班列中,手掌轻轻翻动了一下,让他们继续。
    “臣吏部侍郎请岂骸骨”
    “臣兵部侍郎请岂骸骨”
    “臣工部侍郎请岂骸骨”
    “臣刑部侍郎请岂骸骨”
    本书首发来自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