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是指季孙氏的费邑、孟孙氏的郕邑、叔孙氏的郈邑。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为鲁国的大司寇,为了加强君权,派仲由堕三都。
周朝有一条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不得超过18尺,为了防范他们日后造反,建立了这条规定。
但是,后来的鲁国却出现了例外。因为!后来的鲁国是三桓与君王共同执政的。所以!鲁国中的三位国相,即“三桓”: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掌控国家大势,就开始不理这条规定了。
他们有理由:我们与国君共同执政,所以也算是与国君同一个级别。
为了削弱三桓的势力,孔子就以违背周制、周礼为由,让国君鲁定公堕三都。堕三都,也就是推掉三桓家里多出18尺的部分。其实!就是毁坏城墙,让你的都邑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
没有了城墙,就不会出现阳虎的那种情况,挟持主子,掌控鲁国。也就是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阳虎不是挟持天子,而是挟持自己的主子,利用主子的身份,操控鲁国。
在春秋历史上有这过这样地事件,挟持主子,操控一方后,等到实力强大了,一样可以得到周天子的诏令,被封王、封侯等什么地。
也就是说!阳虎的行为要是成功了,他以后就可以实际上得到鲁国,成为鲁国的君王。
后世也有例子,那就是:田氏代齐。还有!后来的三家分晋。
季孙斯和叔孙州仇、仲孙何忌都想要抑制家臣的势力,所以!也支持堕三都。叔孙氏先堕毁郈邑。费邑宰公山不狃起兵反鲁,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仲孙何忌和叔孙州仇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m.oquge
费邑宰公山不狃率军攻入鲁国国都曲阜,鲁定公和季孙斯、仲孙何忌和叔孙州仇躲在季氏之宫,武子之台。
后来!孔子派申句须、乐颀率军击败公山不狃,公山不狃逃到齐国,费邑的城墙最终被废。
不过!因此也让三桓看清了历史形势,才觉得堕三者是件愚蠢的事,着了孔丘的道,上了孔丘的当。
“什么?阻止堕三都的真正幕后人是方忠?”孔子得知这一消息后,怎么也不敢相信?
“千真万确!现在的方忠,已经将家眷都迁走了。”探子汇报道。
“他到哪里去了?”孔子追问道。
“他?”探子汇报道:“他躲进了郕城!”
郕城,今山东宁阳东北,孟孙氏的封地。
孟孙氏筑城于郕,成为私邑。也就是私城,自己在自己的封地上筑的城池。
孔子堕三都,一直也受到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的抵制。孟孙氏也暗中支持公敛处父,反对堕三都。
现在!方忠又跑过去了。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