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女店家、女先生(第2/2页)  锦衣大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甜笑道:“哪里有甚么曲子,都是乱哼的——你可听过‘金陵七妙’的说法?”

    “哦,倒要请教,是哪七妙啊?”梁叛只知道南都十八楼、金陵四十八景,还真没听过金陵七妙这种说法。

    丫头便用手中的长竹筷在汤锅边沿轻轻敲打,口中跟着拍子唱道:“金陵有七妙:酸菜光洁可照面,米饭可打擦擦台,馄饨汤清可注砚,湿面穿结作绳带,面饼薄薄似竹纸,米醋芳醇可醉人,寒具嚼着惊动十里人!”

    寒具是指寒食节禁烟火时作为干粮吃的食物,在各地表示不同,有的叫饼,有叫环饼,也有叫捻头的,在南京便是指的馓子。

    原来这金陵七妙,指的便是南京的酸菜、米饭、馄饨汤、面、饼、醋、馓子。

    这倒真的是妙了。

    梁叛颇感兴味,又问:“这‘七妙’是乡间传的俗语,还是有所典故啊?”

    丫头伸出一根葱葱食指,在雪白的脸颊上轻轻刮了刮,戏谑地道:“羞也哉!你这客人,也要多多读书的。这是北宋时候大学士陶谷在《清异录》里写过,不过陶学士的用词不像我唱得这么直白,意思总是一样的。”

    梁叛被一个小姑娘如此嘲弄,非但不觉愠怒,反而颇觉有趣。

    这时馄饨汤已然出锅,丫头将撇断的馓子漫漫洒在大碗之中,热腾腾的馄饨汤在馓子上一浇,顿时香味四溢。

    梁叛咽了口唾沫,连忙从筷笼中抽出两根竹筷,却听身后有个男童的声音叹道:“好香的馄饨汤!”

    紧接着又有个年轻的女子说道:“好文雅的小厨娘。”

    梁叛和丫头不约而同地转头望去,只见席蓬外面,站着一个身着鹅黄色袄裙,外罩浅青色比甲的明艳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小男孩,正向这席蓬里面看来。

    丫头一面将梁叛的馄饨汤泡馓子端上桌来,一面俏生生地对二人施了个礼道:“这位姐姐、小少爷,一看就是读书人,想吃点甚么,打九折哦。”

    梁叛顿时脸色一黑,心中愤愤不平地想:“怎么不给老子打折?因为老子不是读书人吗?这大明盛世可以容许公然歧视文盲吗?”

    那女子看了看席蓬下唯一的一张桌子,以及坐在桌边的梁叛,面露犹豫之色,显然是不愿意和陌生男子同桌。

    可那小男孩却已经挣脱了她的手,连翻带爬地坐上了梁叛对面的长条凳”,一双漆黑的小眼睛骨碌碌地盯着桌上的那碗馄饨汤泡馓子。

    “啊,先生,您快来坐呀。”小男孩用力咽了口唾沫,用他又白又胖的小手朝那女子招了招。

    原来这女子还是一位西席先生。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