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章 夏日的剑雨(求订阅)(第2/3页)  影帝的懒散人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以短克长,以硬克软就是陆竹武功的特点。以短克长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要做到以短克长就要艺高人胆大,欺身直入冒险进招,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一场动作戏下来,场中的老外都是满口亦可赛艇,满场都是低声的惊呼。

    老外也不是不懂欣赏动作戏,只不过,他们对于动作戏的审美跟国内不太一样。国内的武侠电影,要么动作戏突出一个巧,用各种道具,各种意外来制造惊险,突出主角的才智,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便是大哥龙。而另一种就是硬桥硬马,实打实的靠着身体素质来表现动作戏的激烈,比如李连结。

    而在众多的武侠电影中,能让东方观众与西方观众尽皆接受的,便是那部卧虎藏龙。

    武侠电影,最重要的便是武打的部分,在视觉动作上,李铵并没有将西方电影中的暴力美学代入。不同于西方的搏斗,而是将我国武术如舞蹈般展示出来,侠气中又不失柔美,最亮眼的还是轻功,特别是在碧眼狐狸逃跑这一情节中,挥舞着的白色彩带丝绸飘逸洒脱,这样拍摄出来的视觉作用正中西方观众的审美。

    而剑雨的动作戏就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卧虎藏龙动作设计上的那股飘逸感,辟水剑刚柔转换,参差剑攻守兼备,质感殷实,飘逸感与打击感兼具,结合各式奇门兵器的交锋,颇为赏心悦目。

    最后,望着床边的月光,万倩饰演的曾静也说出了电影中的那句经典台词。

    “我愿化身石桥,受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打。”

    一段日常过后,剧情展开。曾静的真实身份也浮出水面,观众们慢慢安静了下来,专注的投入到了电影那诡谲的江湖夜雨之中。

    除了语言之外,画面跟色彩也是可以传递兴趣的。

    观众只消一看剑雨的画面,就能看出这部电影所营造的那股气氛,意识到江湖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而不在远隔万里的黄沙与群山中。

    剑雨跟后来的绣春刀有点相似,生活气息极其浓郁。虽然一个讲的是飘逸无比的杀手集团,一个讲的是生活苦逼的锦衣卫三兄弟,但其故事都是立足生活,都在生活背景上下了功夫。不同的是,剑雨强调了生活气息,绣春刀则强调了生活压力。

    虽然不是西方动作电影上来就杀杀杀,打打打的激烈场面,但是剑雨那来源于儒家文化的隐忍与细腻还是把观众的心拉近了故事之中。

    银幕上,有点昏暗的房间里,三个杀手互相对峙,满是杀气,但隐约之间又透出一股惺惺相惜的感觉。

    打扮花哨,满脸菜色的彩戏师戏谑道,“脸可以变,但那份气度可变不了。”

    之后,城墙之下,想走的杀手,想走却又不敢走的杀手,跟已经走出去,但又被迫回来的杀手对峙着,战斗着。

    万倩拿出背后的罗摩遗体,“另一半罗摩遗体在此,今后,我与黑石再无瓜葛。”

    再然后,犹如鬼魅的老人看着阴沉无比的转轮王,“重要的是权,不是那根没用的东西。”

    状若疯癫,但眼中却好似冒着火焰的少女也看着阴沉的转轮王,“重要的是力量,而不是什么没用的完整。”

    到最后,遍体鳞伤,面带血痕的曾静面对墓碑,望着不远处的男人,口中呢喃着,“那就让我消了此业,了解这段缘。”

    文化跟语言可能不相通,但是美是相通的,震撼也是相通的。

    老外的观众可能不理解什么是佛教思想,什么是转轮王。在他们看来,这部电影讲的就是一个杀手想要退出组织,但是又被组织威胁做任务,最后把组织老大给干掉的故事。

    “武侠版疾速追杀“!

    故事直白,但是动作戏却足够亮眼。飘逸的东方神韵加上紧凑的剪辑,惊得场中的几个武侠爱好者直呼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