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明儿看不得,便叹道:“你倒是哭什么!素未谋面的人!”
“不信姑娘心里不难过,奴婢原本一心指望世子回京,咱们才有好日子过。不光是我,大奶奶生前不也是这么想的么。”垂灯哭道。
由明儿不语。
母亲当日派小忠子去边关投书,是因为那孩子聪明伶俐,遇事不慌有主张。
如今三个多月过去,却音信全无,看来定是在路上遇到阻碍。
可惜她被困在这后宅,半点消息也打听不出来,也只能胡乱猜测。
可她倒是宁愿相信是英王父子不同意这门亲事,所以才没有回信儿。
毕竟,为了救母亲的命,她答应了国公府的求配。
垂灯见姑娘双眼发直,沉默不语,便开口道:“说来也奇怪,那日国公夫人来家里,明明已经说定了的事,庚帖都换过了,八字也都合了,却如何没了下文?难不成因为老太爷家被污蔑谋反之事,要反悔?”
由明儿微微叹口气,脑海中浮现那白衣少年的身影。
就算他们家要反悔,她还是想要再见他一面,哪怕只能亲口对他道声谢。
由明儿换好了衣衫,等着封姨娘来叫,好一起去英王府。
由明儿小时候跟着外祖父去过英王府,还曾住一段日子。英王妃她倒是有些印象,柔柔弱弱的一个女子,没有自己的主意,什么都听丈夫的,要不就听儿子的,仿佛她今生活着就是为了这两个人。
如今英王父子这一走,这个女人怕是以后的日子不会好过,由明儿心中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倒是很想去见见她,说几句安慰的话也是好的。
主仆二人在屋里等了一个多时辰,不见有人来叫,明儿便命垂灯到前面去问问。
垂灯去了不久便回来,垂头丧气道:“宫中来的医官说,虽然这场大火能祛瘟,可毕竟前去英王府吊唁的贵人多,怕万一有个闪失,咱们担不起,故不让出门,大门口依旧有卫兵守着,私自出门者,格杀勿论。”
由明儿闻言,一时有些怅然,却也是无可如何,便拿起书来继续读。
她读的是本闲书,这种书,书香门弟是断然不肯让家里的少爷小姐们读的,怕的是读了书中之言,坏了性情,做出有辱门风之事。
由大奶奶在世时,她这房中也本没有这种闲书,可让人奇怪的是,自从母亲离世后,垂灯收拾东西,便忽然从书橱里翻出好几本如是的书来。
垂灯赌咒发誓说之前根本就没有,因为她每隔三五天,便会打扫一次橱柜,把里面的书全部搬出来打扫一遍。这一定是有谁趁她们不在家,故意放进去陷害大姑娘的。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