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一回 秘密贩私盐(上)(第3/5页)  巨贾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倒觉得先不要租房子,咱们只是集市日开卖,租了房子等于日日都要付租金,划不来。而且这两样东西是不是好卖,要卖了才知道,不是咱们觉得好就好卖的。等到真正好卖了,再租个房子卖也不迟。一碗茶,一碗汤的,就在街边喝也可以的嘛。”卢嘉瑞说道。

    “俺觉得大哥说的有道理,先不要租房子。”柴荣附和道。

    “那怎么熬制呢?在哪里熬?”卢永义问道。

    “卢嘉理家就在集市旁边,还是在卢嘉理家熬制好了。这两味汤茶是我家祖传秘方,材料配比有讲究,那材料就由我来买好配好,在集市日前一日拿到卢嘉理家,他们家熬制,集市日抬到街上一边慢火熬,一边卖。”卢嘉瑞说道,看着大伙听得认真,他又继续又说道,“铁锅、碗、板凳、桌子杂物都买新的,收摊后放在卢嘉理家,烧的柴火也给算回钱。”

    “谁来卖呢?总不能等到俺们放学才搬出来吧?又不是卖鱼。”卢嘉恭疑问道。

    “这个我也还没想好,你们先说说看。”卢嘉瑞说道。

    “要雇一个人来做这事就得出一份工钱啊!”柴荣说道,他对涉及本钱的事情总是想得很周到。

    “是啊,不出工钱,谁来做呢?”卢嘉瑞说道。

    “那这样吧,让俺奶奶来看摊卖好了,她会收钱的。”卢嘉理说道,“给不给工钱也没关系,反正她有空。”

    “这倒是好,可是要抬那些大锅的汤茶,又要搬这些板凳桌子,你奶奶一个人怎么能做得来?”卢永义说道。

    “上午搬出来时俺父亲母亲帮忙搬,下午收回去时俺们就一起来搬,怎么样?”卢嘉理说道。

    “这样你父亲母亲都帮忙干活了,怎么好不给一点工钱呢?这样吧,每天给你们三十文工钱连同柴火钱,卖得多的话再加,大伙看怎么样?”卢嘉瑞说道,想得也很周到。

    大伙都同意了卢嘉瑞的提议。

    然后就分头准备,这次不是卢嘉瑞垫款了,大家每人先交了一百五十文共计收得七百五十文做本钱,然后大家一起买桌子板凳、茶碗汤勺、铁锅大瓢。

    卢嘉瑞负责买药材、老姜、糖酒并按分量配好,一切置办好都送到卢嘉理家,前一日晚上就准备妥当,下一个集市日,汤茶摊就开出来了。

    由于卖鱼赚钱的甜头,卢嘉理家里人都很积极,一大早就张罗着将东西搬到街边,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把汤茶摊铺开。卢嘉理祖母虽然年近六旬,但耳聪目明,心情畅快,做起事来乐颠颠的。她高兴的是,没想到自己年近古稀才头一回做买卖。

    然而,汤茶摊的生意并不像预想的那么好。下午学堂放学后,几个小伙伴们到汤茶摊上去看,奶奶说来看的人多,喝的人少,总共姜糖水卖了二十多碗,凉茶卖了十多碗。

    “头一日能卖得这么多也不错了。别人都不知道这东西嘛!”卢嘉瑞说。

    “是啊,万事开头难,慢慢会好起来的。”奶奶说道。

    “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会亏本的,那怎么办?”卢嘉理说道。

    “好东西也要吆喝,让别人都知道,然后才来尝尝。”卢嘉恭说道。

    “卢嘉恭这话有道理,你们就吆喝一阵,大伙都要一样的吆喝,声势才会壮大。姜糖水就这样喊——‘姜糖水咧,乡亲们来尝尝姜糖水,祛风驱寒暖身,有病治病,没病强身咧,只卖三文钱一碗’;凉茶就这样喊——‘凉茶咧,乡亲们来喝喝凉茶,清音利嗓败火,只卖两文钱一碗’。往后,咱们放学后都来吆喝一阵,让赶集的人都知道这汤茶的功效,尝试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想,还要找根竹子或者木棍,上钉一块木板,木板面写上‘姜糖水,祛风驱寒暖身;凉茶,清音利嗓败火’两行字,就插在汤茶摊边上,做招牌,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