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的人纷纷伏拜叩首。
太子出&nj;席迎接爷娘。
卢兆安俯伏在地上,早已是面如金纸。
圣人说“平身&nj;”,阔步扶清虚子到了上首,坐下后,温声&nj;问&nj;蔺承佑:“听说闹贼了,究竟出&nj;了何事?”
清虚子意味深长看了看卢兆安,蔺承佑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容侄儿&nj;细细回禀。”
圣人和皇后笑着互望一眼:“难得今晚这般热闹,万想不到还有&nj;故事听。甚好&nj;,听完这故事,再听你们年轻人斗诗也不迟。”
蔺承佑便开&nj;了腔:“这故事还要从端午节说起。端午节这日,国子监的杜公&nj;到大理寺报案,说自己的女儿&nj;杜娘子前晚在书院丢了东西,托大理寺详查此事。负责接案的正是我的上司——严万春严司直。”
说着,他对着席间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说:“严司直,烦请你说说当时的情形。”
有&nj;人应声&nj;站了起来,正是严司直。
今日这一趟,有&nj;不少低阶官员伴驾随行,严司直只是其中之一,混在人堆里&nj;,丝毫不打眼。
“正是如此。”严司直道,“杜公&nj;昨日报案说女儿&nj;在书院丢了两份诗稿,负责写案呈的恰是严某。”
蔺承佑接话道:“杜公&nj;报案时可说杜娘子丢的是哪两篇诗稿?”
严司直一丝不苟回答:“一篇是《诗经》里&nj;的《邶风雄雉》,一篇是《咏蝉》。”
席上隐约骚动起来,因为大伙瞧得一清二楚,卢兆安怀里&nj;跌出&nj;来的那堆诗稿中,最上头的那首正是署有&nj;杜娘子名字的《咏蝉》。
蔺承佑为了让众人看得更清楚些,故意让宫人把从诗稿捧高一点,等到大伙都看得差不多了,这才&nj;令人呈给&nj;帝后。
他笑道:“偷东西的贼很谨慎。不偷金银首饰,也不偷随身&nj;小物,因为她也知道,这种东西杜娘子日日都会使用,若是丢了,即刻会有&nj;所察觉。诗稿就不一样了,据杜公&nj;说,杜娘子每日都会誊写佛经和诗稿,写完后就顺手放在书案,一共写过多少篇她自己也未必记得,即便记得,也不会日日核对数目。等到杜娘子察觉少了诗稿,这边的局已经布置完毕,到那时候,杜娘子明知自己被暗算,也是百口莫辩了。”
“到了今晚,这贼觉得时机成熟了,便特意挑一个人多的,灯火通明的场合,然后装作不小心当众将&nj;诗稿扔出&nj;来,在场的人只要看见&nj;那两张诗稿,都会以为那是杜娘子送的,这样也就能顺理成章污蔑杜娘子与他有&nj;私了。”蔺承佑笑道,“卢大才&nj;子,我说得对不对?”
众人哗然。
香象书院的学&nj;生&nj;们想通其中曲折,纷纷怒目瞪向卢兆安,此人好&nj;生&nj;歹毒,竟敢用这种龌龊法子暗算她们的同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