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成民谣范,还没违和感,这才是真本事好!”
“古风就简单了?你来段昆曲唱这玩意儿试试……”
于是焦点一下演变成了各家粉丝之间的口水大战。
始终还是有清醒网友的。
“你们不觉得他们如果早点这么厉害,至于被淘汰么?”
对哦!
谁不想在如此火爆的节目中拼命展示自己,藏着掖着的,那你还特么不如不来比赛!
是他们进步太快,还是节目组有人帮他们操刀?
“切,还用问?不是许开就是罗志在帮他们,甚至不排除向东阳也插了一脚!”
“逻辑不对,帮自己的学生改歌儿来打败自己,他们有病?”
“人家高风亮节不行吗?”
“我尼玛,如此套路观众,也配谈高风亮节?”
就在大家争论地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节目组适时地放出来套路竞猜。
这意味着今晚就能得到答案。
否则你怎么说服观众到底是猜对了还是猜错了?
……
加上插播花絮以及网红大咖们的表演等等耽搁,历时大半个小时后,这六位选手终于全部演唱完毕了。
全场下来,他们没有一个按元霜婕本来编曲的唱法去完成这首歌。
这很好理解。
广大观众并不是专业的,他们没法从专业角度去衡量改编和原曲之间的水平差距。
如果唱的是元霜婕的原编曲,就是直接对比了,很容易看出孰优孰劣来。
赢了等于打元霜婕的脸,输了等于打自己脸,这叫自讨苦吃。
不过无论哪种曲风,都准确唱出了每个人对这首歌的理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恰好第一期出现过根据薛别松的烂歌进行改编的先例,现在又出现了一次改编,是不是节目组在暗示大家这将是以后竞演内容的主攻方向?
关于这一点,确实是在许开没介入团队策划前,陈志乾这个编剧根据海选原创大量出现后,提出来作为日后节目走向的基调的。
原创非常容易遭遇瓶颈,改编才是可持续的,也是吸引力最大的。
比如许开的《起风了》,可以说是目前为止节目组最成功的一首歌儿,目前在榜单上已经超越《烈火战马》和《零丁洋》了。
……
根据赛制,这六位选手比赛完了之后,得选出一位代表和导师们进行第二轮竞演。
这是对四位导师身份的尊重。
又过了十来分钟,结果出来了,最终获得晋级名额的选手就是那位唱粤剧腔的,名叫陆瑾年。
对于这个结果,没有人不服气。
这一场没时间请什么专家,所以现场所有人都有打分的权利,包括选手自己。
然后再取平均值。
打分制的好处就在这里。
八千多人,取平均值下来之后,几乎完全杜绝了出现分值相同的情况。
在这个环节上,节目组没必要在进行后台操控。
出现任何结果,节目组都有相应的应对方案。
比如哪怕赵少英获胜了,她得如欧阳沐琪那样弃权,然后第一顺位递进。
因为时间有裕度,所以导师们现场评论的环节就无需再如同第一期那番操作了。
已经准备好的导师们尽皆出场,结果无一例外地都说自己也是参赛者之一,这个环节还是免了,让学员们自己发表下感想。
作为代表,陆瑾年将其他学员叫到一起,首先深深地向四位导师鞠了个躬。
随后陆瑾年拿着话筒,深情地道:“大家可能觉得,我们今天是不是超水平发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