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 雪夜照京华(2)(好好的又说到这里。“晚上...)(第2/5页)  夜阑京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晃两年过去,祝先生没有一丝一毫变化,卸了妆的男人有着书生身段芙蓉面,往桌旁一坐便引人频频远望。他在恭王府之后同她见过几次,都是文质彬彬,维持着男儿郎的本色。

    她知道,七姑姑和这位祝先生是郎有情妾有意,却无缘相伴。早年何家阻拦,后来七姑姑名气大过他,为姑姑着迷的士绅名流和权贵高官数不胜数,姑姑几次三番被人威逼,欲要强占都是祝先生想办法解围,也因此开罪了不少人。七姑姑为平众怒只好说独身不嫁,对祝谦怀的情意藏在心里,怕给他惹下杀身之祸。

    “先生下一场去哪里?”她坐下。

    “广德楼,”祝先生笑着道,“还是上海商会的堂会。方才多谢二小姐解围了。”

    解围?她笑:“先生方才被刁难了?”

    “倒不是刁难,只是有重任在身,拉拢那位谢家少将军。我本想做个表面功夫,二小姐一来,表面功夫都省去了。”

    何未倒茶给祝先生:“他不大好拉拢的,百战功高,傲气得很。上一回在天津,有两位逊清皇室的人求他帮着说两句话,他没答应不说,还让人家帮着问日本人讨回旅顺大连。”

    祝先生意外:“竟是这样的一位将军吗?”

    “祝先生以为,他是怎样的将军?”

    “我对这位将军了解不多,只听说他十几岁时就是‘杀人手段救国心’,可惜自掌了兵权后就失了初衷,以死遁为计,重兵囤于云贵,长达九年不肯露面,更不肯为民出兵。上一回来京,风流韵事可是攒下了不少,这一回北上,”祝先生轻声道,“对南北形势的态度暧昧,是坐山观虎斗的立场。”

    她先是惊讶,细想想,谢骛清确实难得露面一次,上一回出现是在胭脂洞里,这一回又是衣香鬓影里才能见真容,难怪被人误解。

    她像看到了自己在市井传闻里的模样,不禁笑了:“可昨日在车站,还是有不少文人和进步学生迎接他,愿意相信他的。”

    祝先生微笑着没强辩,神情像在说:那只是因为谢骛清少年成名,而今的谢骛清早就不是如此了。祝先生平日接触的都是军阀和各界名流,他的一番话该是这些人对谢骛清的认知,也不怪祝先生误解,这就是谢骛清有意营造的假想。

    何未不好多解释,也笑了笑。

    “不过对南方的另一位谢将军,祝某倒是真心仰慕。” 祝先生又说。

    谢?难道是谢卿淮?

    “这位将军叫谢卿淮,不趋权贵,不醉声色,不荣功名,”祝先生欣赏地说,“可惜他不离南方,若有朝一日我去香港演出,倒是想去拜访。”

    何未忍着笑意,端起茶杯抿了口。

    “我可说错了什么?”祝先生觉察到她的笑。

    她低声道:“这两位谢将军是朋友。祝先生若能放下成见,试着结交包厢里的谢少将军,说不定日后有机会认识那位从不北上的谢卿淮将军。”

    祝先生惊讶,因“爱屋及乌”,对谢骛清生出几分好感。

    一壶香片喝完,有人问祝先

    生是否方便去另一处包厢,有人想请他喝杯茶。

    祝先生要走时,何未问了句:“邓公子还在湖广会馆吗?”

    “还在。” 祝先生本不愿主动提起邓家公子,在他的印象里,这位公子风光时曾大肆追求过何未,还传出过两人即将订婚的消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所以他理所当然认为不该在何未面前提,这是伤心事。

    祝先生走后,她思来想去,决定先去泰丰楼,看有没有机会叫邓元初过来。

    “青云阁总是如此热闹。”均姜为她穿上大衣。

    是啊,这里从她幼时到现在都如此热闹。这地方康有为、谭嗣同来过,反袁名将蔡锷来过,如今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