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7章 麒麟之才,名动汴京
犹如斜挂的大型物体,没有落地,还是飘在半空,只不过模样不好看罢了。</p>
旁边的青年,低沉道:“一号第四代反重力器,开启状态为60%、61%、62%……84%,触及红色线了!”</p>
红色线的标准就是反重力器开启到90%,会直接进行提醒。</p>
可第四代反重力器,承载吨位就是千吨!</p>
所以仅仅开启一台反重力器,应该可以让小船模型浮空。</p>
万众瞩目下。</p>
钟学研他们都有压力。</p>
这是他们的技术成果。</p>
所有技术难题都已经解决,制造的第四代反重力器,足以支撑起这次实验。</p>
接下来,直到第四代反重力器,开启状态已经达到99%了。</p>
到了承载吨位的极限!</p>
不过各项数据,除了一些波动外,持续半个小时都没出现问题!</p>
这基本上可以确定,第四代反重力器,已经成功了!</p>
钟学研开怀大笑:“好,开启二号反重力器,开启一号反重力器,来回试验,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p>
初次实验肯定会有小问题,都需要一一记录调整。</p>
这样才能保证反重力器的使用寿命。</p>
宁北淡笑:“钟教授,恭喜!”</p>
“宁总工客气啦,你才是我们科研室的总工程师,第四代反重力器初步实验成功,让我们国家的反重力技术,又往前迈了一步!”</p>
钟学研提起这件事,小老头咧嘴笑的合不拢嘴。</p>
要知道,境外百国至今还摸不到反重力器的路数。</p>
只有概念理论,连完整的实验数据都没。</p>
反重力器的各种器件,境外各国想要制造一点点制造出来,不知道需要多长时间。</p>
而他们这边,第四代反重力器已经问世!</p>
更重要的是,反重力器推进器,钟学研他们也在日夜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技术绝对走在了全球最前列。</p>
裴刚小声说:“钟教授,实验数据能不能给我拷贝一份?”</p>
“干啥?”</p>
钟学研这个老头很警惕。</p>
裴刚无奈苦笑:“我总得递交给科研院那边一份啊,毕竟那边每天都向我询问反重力器两个项目的进展,咱们有任何进展,都得给上面说一声吧。”</p>
“对对,看我这脑子,差点忘了。”</p>
钟学研回过神,让人给裴刚拷贝一份实验数据。</p>
宁北轻声说:“准备立项第五代反重力器研发吧。”</p>
“宁总工,能不能再调一些人过来?”</p>
钟学研提了一个条件。</p>
宁北询问:“多少人?”</p>
“三百人,主要用于推进器研发,我们需要顶尖电磁技术的人才,还有材料学的高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