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031章 卖解(第2/3页)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十五文。”

    “还有咱们家拢共买了三百多个簸箕,两文钱一个,共计六百文,还有五百二十个坛子,十文一个,就是五千二百文,合计五千八百文。”

    “咱们统共做成了有四百二十五坛豆腐乳,从正月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卖了将近九十三坛,一共得了差不多五十四贯六百七十八文。

    今儿个把剩下的都卖给了盛家杂货铺的许掌柜,又得了一百九十八贯,共计就是二百五十二贯六百七十八文。”

    “再除去四十贯的豆腐钱,十四贯又五百三十五文的原料钱,还有五千八百文的坛子簸箕钱的话,这回咱们家一共得了一百九十二贯又三百四十文的纯利。”

    咕噜噜!

    咕噜噜!

    正堂里头一片死寂,全是吞咽口水的声音。

    从刚才老太太让徐文开始报账的时候,堂屋里头就变得静悄悄的了,每个人都抿着唇,生怕自己发出了声音,就连才六岁的小丫头徐晴,也瞪大了眼睛,紧紧抿着小嘴,两只小耳朵高高竖着,生怕错过了什么。

    “一百九十二贯又三百四十文?”

    “一百九十二两!”

    “还是纯利?”

    “我的个天爷呀!”

    声音之中,带着强烈的颤抖。

    徐家三十亩亩水田,不算旱地,若是收成好的话,每年两季能产两万斤的稻谷,今年和去年的新稻都是三文钱一斤,两万斤便是六万文,也就是六十两银子,那还得一大家子人忙里往外,一年到头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田里。

    而且还有赋税在里头,交了赋税之后,六十两银子能剩下四十两就不错了,然后一家人十几口子一年的吃用怎么也得个七八两银子。

    若是遇上了连年丰收,粮价变贱,那就未必能有这么多了,若是再遇上个灾年,田里收不上粮食,粮价拔高,那就得啃老本了。

    可现在呢?

    做霉豆腐虽然忙碌,可不累人呀!

    也就是来回进出搬送豆腐坛子的时候稍稍累一些而已。

    一百九十二两,家里整整三年的产出还多一点,关键这些还是刨去成本之后的纯利。

    堂屋里头一片死寂,十多口子人,除了在屋里睡觉的小明月之外,尽皆十分期待的看着老爷子和石氏。

    老爷子和石氏对视一眼,微微颔首。

    “我和老头子商量过了。”石氏直接开启当家主母模式,霸气侧漏:“咱们家这豆腐乳的生意,是章哥儿想出来的法子,也是章哥儿做出来的,是老三媳妇儿想着把生意做起来的。”

    “如今咱们家官面上虽然没有分家,但确实是分了产的,这俗话说得好,亲兄弟也该明算账,所以这收入也该仔细的分一分,拿出个条例来,免得日后因着银钱生了龌龊,平白伤了你们兄弟间的情分。”

    “都听阿爹阿娘(公公婆婆)的!”儿子媳妇们齐声说道。

    石氏朗声说道:“所以这次豆腐乳的收入,老三家占六成,剩下的四成,老大家一成,老二家一成,剩下的两成归公中,先由我和老头子拿着,支撑家里的一应开销,剩下的就留作明年做豆腐乳的本钱。”

    徐青山刚想说什么,却被石氏一个凌厉的眼神瞪了回去:“老三,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觉得自己拿的太多了,对不住你两个兄弟。”老太太又看着另外两个儿子:“你们觉得自己只是帮帮手,没做什么事情,拿的太多占了老三的便宜。”

    “阿娘说的是!”

    知子莫若母,三兄弟稍微挪挪屁股,石氏就知道他们心底打的什么主意。

    “你们也不用争了,这事儿就这么定了,我和你爹也都是这个意思。”

    一旁的徐老爷子也跟着点头斩钉截铁的说:“都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