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80、聚集(第1/3页)  从顶流到学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数据明显就是实验没有做完啊……俞晚舟纳闷了, 他可以帮对方处理数据,但是对方根本就没有做完。他处理好数据之后,还得?和对方对接。主要问题是, 他这算不算是参与了对方的实验?况且, 曼彻斯特大学又不是没有数学博士, 怎么会让他这个华国上学的人来帮忙处理数据。

    俞晚舟发现不对之后, 理解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过去,询问对方是否完成了这个实验,为什么不找曼彻斯特大学数学博士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是英伦的大学不少。曼彻斯特大学解决不了的, 剑桥、牛津大学肯定是可以解决的。

    等了一?阵子, 康斯坦丁给他回信过来。说他们这边确实没有能够完成最?后的实验,因为曼彻斯特大学好几个博士都来处理了这个数据,根本就没有法子处理。只能交给他,尝试着处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能够将俞晚舟的名字添加在一作上。不过接下来的所有数据都需要俞晚舟一?个人单独处理掉,因为数据实在是太多,或许这几个月俞晚舟会非常累。

    看到这封邮件之后, 俞晚舟思?索了一?下。最?近倒是他没什么事情倒是可以帮康斯坦丁他们将这个数据全都处理完,但他还有一?个物理课题需要做。他想了想,还是给康斯坦丁回复了一?封邮件过去——

    【尊敬的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 我?当然是愿意帮助您处理好这些?数据的。只是我最?近还在筹备我?的物理课题,如果可以的话,我?能否将你们的课题当做我?的毕业课题?我?也参与这个石墨烯实验的研究?】

    康斯坦丁回复得?比较慢,估计是想了一?会儿,给俞晚舟发了一?个没问题过来。随后说道,可以用视频的方式参与这次的全程实验, 这次本身就是他带着自己的博士生做的实验,俞晚舟处理的数据实在是太多,有个一作也不奇怪。

    而康斯坦丁作为石墨烯方面较为权威的教授,投稿肯定是会投稿到Nature、Sce或者?是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这种顶级核心期刊中的。要是有这么个一作,对于他未来在物理学界的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俞晚舟还在琢磨的

    时候,康斯坦丁已经将前期的实验全都一股脑的发给了俞晚舟。顺便说了一?句,让俞晚舟自己理一?下。

    于是,俞晚舟一?边整理资料,一?边做数据分析。

    这玩意儿,本来就非常复杂,再加上俞晚舟要看之前的实验,自然是进度比较缓慢的。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俞晚舟第一次接触到石墨烯实验的原因。总之,俞晚舟的速度并不算快,也不能随时询问康斯坦丁教授。他也就只能靠着自己慢慢消化,好在俞晚舟的悟性似乎很强。自己看实验,然后在去询问物理系的教授,还真被给俞晚舟给看会了。

    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也越来越快,不时还和康斯坦丁教授发邮件去讨论。

    四月初,康斯坦丁教授突然发了一?封邮件过来询问俞晚舟,是否最近要举办学术报告会。

    俞晚舟回答康斯坦丁教授这场学术报告会是关于千禧年大奖难题贝赫和斯维讷通-戴尔猜想的学术报告会,在渝城举行。

    康斯坦丁教授回复,他到时候会过来听他的学术报告会,顺便就石墨烯的实验和数据分析交换一下实验,他们有俞晚舟帮助做数据分析,进度比以前快了很多。不出意外的话,五月份这个实验结果就能够出来。如果按照他们以前的进度,或许明年不一?定能够做出结果来。

    还夸奖俞晚舟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有没有想过到曼彻斯特大学就读物理学。

    俞晚舟非常感,然后十分坚定的拒绝了康斯坦丁教授的邀请。如果他们进度快的话,五月份他就能够拿到物理学的学士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