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1章 潮水(3)(第1/5页)  官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ul class=tent_ul>

    八月十四, 宝慈宫,官家柴禟陪着母亲李太后说话,一旁还有张皇后、襄平公李汨作陪。

    李太后如今辈分大, 身份尊贵,宫中要说谁的日子过得最自在,那肯定是她了。哪怕是柴禟呢,身为皇帝有着天下最大的权力, 也同样有了很多掣肘与力不从心...此时在宝慈宫, 柴禟和张皇后都奉承着她说话,特别是张皇后, 对着她这个婆婆格外小心。

    有心让场面热闹,宝慈宫内自然欢声笑语不断, 仿佛是天底下最和乐的去处——母子情深、婆媳融洽、夫妻和顺, 真的没什么不好了。

    说笑过一回之后,李太后看向弟弟李汨, 嗔怪道:“灵均怎么回事, 比过去更沉默了!让哀家来说, 当初就不该由着你的性子来。说是修道, 竟修成了清心寡欲的模样!如今难得来宫中, 也一言不发么?怎么, 哀家这个做姐姐的招待不得你?”

    灵均是李汨的字, 他虽是襄平人, 但出生的时候父亲在荆州南路为官。那里有屈原怀石投江的汨罗江,再加上李汨的父亲十分崇拜屈原,便给儿子取名李汨,后来及冠时取字‘灵均’(屈原的字据说就是‘灵均’)。

    李太后说这个话其实并不是为了李汨的沉默寡言,李汨的沉默寡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只不过从他辞去大相公之位,归隐之后,这一点加深了。李太后非要说这个,其实是在‘点’李汨修道之事。

    她肯定是不赞成李汨修道的,或者说,李家上下除了极少数,都是不赞同的。

    此时的道士也分两种,大而化之地说,一种比较世俗,另一种比较出世。这就像红妃上辈子时所知的正一教和全真教,全真教在清规戒律上非常严格,这一点和传入中原的佛教很像,正一教就不同了,正一教的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也可以不用出家呆在道观里(正一教与全真教的差别不止如此,但留给外界最大的区分点就是这了)。

    李汨肯定不属于出世的那种,因为他的身份摆在那里,他和俗世中的牵扯太深了!真要是强求出世,那反而是不通达。但他在具体修道中,对自己的要求却是出世那一脉的!

    他没有住到道观里,而是住在城外自己的园宅之中,每年只在特定的时间才去山中道观修行一段时间。也没有动辄说道讲经,像一个道士那样做事...但从他的日常来说,比绝大多数的出世道士更真!

    他的静气修到了极点,心灵极为强大,从精神的层面他已经是‘真人’了。

    这样的李汨,自然也没有结婚生子,简单来说,就是没有那种世俗的欲.望——李太后,以及李家其他人最不满的也就是这点!不然的话,只是修道而已,他就是修出了花,谁又会多说什么?这年头的士大夫追求精神上的圆满,修道的、修佛的多了去了,只当是一种时髦了!

    事实上,此时那些有名气的和尚、道士,往往兼任着许多士大夫心理医生、心灵导师的角色,这一点看看如今出名的各种心灵鸡汤就知道了。那么多的名人轶事,凡是和和尚道士相关的,总少不了一些‘顿悟’的情节。

    因此,和和尚道士交往,在此时士大夫圈子里也是很流行的。而聪明、领悟力强、经济上宽裕的士大夫们,交往着交往着,自己就成为道士和尚了,这也不奇怪——遁入空门的和尚或许少些,最多就是在家做个居士。但做道士的真的有不少,这大概和道士走上层路线也有关系。

    李汨对成亲生子没有兴趣,也拒绝家中张罗此事,明确表示一生不会娶妻生子,至于他这一脉,就从旁支过继一个侄子继承就好了...其实李汨对于过继是没有兴趣的,在他这样连世俗的欲.望都没有的人来说,这很无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