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贯...也有好的,比如红妃那只,素洁光润,花了两百贯。
对此师小怜的说法是,山口冠很多场合都用得着,平日也能戴。此时?买个好的,将?来能一直用...若是买了寻常的,等到她有地位了,就再拿不出手了——师小怜对红妃是极有信心的,在她看来,红妃将?来能成为‘花魁’,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给红妃戴冠的是垂云堂的都知顾秋波,她与陈玉卿是老相识、好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红妃是认得她的。顾秋波对红妃微微一笑,示意她躬身?,然后?就取来山口冠给红妃郑重其事地戴上了。
‘二加之礼’之所以是二加之礼,就在于一加长?褙子?,二加冠——普通的良籍女子?也是二加之礼,只是冠要换成笄。贵籍女子?的成人礼则是‘三加之礼’,她们还多一道‘珍珠妆’(用珍珠装替代面?靥的一种面?妆,因时?人重珍珠而来)。
之所以女乐的成人礼用冠而不用笄,这很大原因是为了与普通女子?区分开——戴冠子?在本?朝之前?并不流行,唐五代时?戴冠者大都是女道士、女乐之流,如今戴冠以为‘礼’,也算是沿袭传统了。
而在众多冠子?中选中山口冠,也是因为传统...女乐不管怎么光鲜,改变不了的是贱流身?份。而山口冠从形制上来说,就是一个前?后?高,中间
低的样子?,所谓‘前?后?高耸如峰,中间凹如山口’,山口冠由此得名。
山口冠常用竹编,然后?染色而成,价格低廉,另外,中间空的部?分可以纳入一个单髻,简单方便,连其他装饰钗环也省了,十分适合中下层妇,本?朝初年也是女乐在演出以外的场合可以任意戴的少数冠子?之一。
历朝历代之初都是这样,规定的不同身?份适合的衣食住行能比较严格地执行...但等到天下承平日久,越来越富足时?,那一套就很难坚持下来了。而等到王朝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底层百姓生活不下去,但富贵之人却是不少,那更是有史?书所谓的‘礼崩乐坏’。
反正,??在女乐们二加之礼虽还用山口冠,但此山口冠早就非彼山口冠了!
当初是竹编染色而成,价值几???如今却是用象牙了——实?际上也不只是女乐们如此,民间普通的良籍女子?,要么不戴冠,不然戴个山口冠,那至少也是银丝编织成的。
褙子?、笄、冠、珍珠妆,其实?都是成人的标志,小女孩是不会使用的...当然,身?位表演者,学童们早就用过这些东西了,但这并不会减少此时?的仪式感,所有学童都知道,从她们戴上洁白的山口冠时?,一切都不一样了。
“礼成!”有教坊司官员宣布,一旁还有乐工奏乐,配合着辉煌的灯火,仿佛这真是什么了不起的仪式一样。
最后?,所有成为‘女弟子?’的学童集体向学舍善才行礼,感谢他们的教导之恩...其实?这也是她们的毕业仪式。从今往后?,红妃她们也就不必再去新竹学舍了。
陈玉卿在众善才中,虽然底下的学童众多,她却是一眼看到了红妃——太?容易注意到她了,倒不是夜色中红妃真的已经闪闪发亮到了那地步,只是她和?其他人实?在太?不一样了。在身?边所有人都在十分欢喜的时?候,她显露出来的却是一种倦怠。
神态郁郁...即使是成为女弟子?这样的喜事也不能叫她真正快乐。
之前?红妃一曲《胡旋舞》可以说是惊艳四?方!在场的观众哪一个不是行家?即使是教坊司的官员,这方面?的素养差一些,常年在教坊司行
走,熏也熏出些眼光了!更别说,有些东西即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来,好就是好!
红妃的《胡旋舞》显然就属于此列。
陈玉卿一直知道,红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