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疏忽了的第二点,是白象国这里的政体构架。白象国和鲜卑不同,也和高句丽、倭国不同。”</p>
“昔日的鲜卑,还是部落首领为主,形成了一个个部落,这是相对比较原始的状态,甚至比白象国更为原始,所以恰是这样原始,其实改变起来也不算难。”</p>
“至于高句丽、倭国,因为一直派遣留学生,不断向昔年的大周,乃至于更早的朝代学习,所以他们的整体,本就偏向于齐国,只需要一级一级安排人治理就是。”</p>
“一切也不难。”</p>
“白象国这里,却是处于比较中间的截断。你说,他是鲜卑、匈奴这样原始的部落状态,他不算是。你说他已经具备了政体结构,像是高句丽、倭国一样划分了吗?”</p>
“暂时也是没有的。”</p>
“因为白象国这里,如今是城邦,一个城池,管理一大片的地方。地方上,都是大奴隶主,管理了很多的区域,然后纷纷效力于城主。”</p>
“譬如这戒日城,便是一处城主所管辖的区域。”</p>
“然后,所有的城主,再效力于白象国的皇帝。可实际上,这白象国的皇帝,也就是掌握了国都巨象城一地,只是他的实力是最强的而已。”</p>
“这样的一个政治构架,我们是不可能单独采纳的。如今白象国要改变,必然是变成齐国的郡县制,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p>
王奇说话时,那一双眸子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p>
林安顺策论的优劣,尽显无遗。</p>
林安顺本身也是智者,尤其是他在南阳书院接受学习时,林安顺本身也是名列前茅,他开口道:“陛下所虑,卑职明白了,是卑职疏忽了。”</p>
“只不过要建立郡县制,整个官员体系,那就需要更多的官员。”</p>
“我们这一批来的就两百人。”</p>
“两百人放到地方上,也就是担任郡县的主官,涉及到更为基层的官员,恐怕只能是从当地招募了,毕竟整个白象国的治理,不可能全靠我们来治理。”</p>
“这一点,是卑职的考虑。”</p>
林安顺沉声道:“唯有通过时间的潜移默化,通过一点点的同化,使得所有白象国的人,真正认可齐国,成为齐国的一份子,那么,才会是真正拿下了白象国。”</p>
王奇说道:“招募当地人,这是肯定的。可是,即便是要招募当地人,也不是重要的职务。至少在当前的情况下,暂时还不是。”</p>
“如今主要的官职,必须是我们的自己人。士人不行,那就抽调士兵,抽调这些有能力的将士,全部去填充官员。”</p>
“进一步,等这些将士在白象国扎根,开枝散叶后,他们下一代的孩子成长起来,那么慢慢的,就会全部是我们的人。”</p>
“在没有彻底同化白象国之前,是绝对不可能放宽松的统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