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7章 0107(第2/3页)  [基建]我儿秦始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在上山之前,嬴政仍是小心谨慎,找来当地老农勘测了一下天气。

    虽然泰山之上风云变幻不可预料,但他仍想要有个保险。

    毕竟他前世封禅之后下山遇上了雨天,明明雨不大,却被那群儒生夸大为暴雨天气。

    泰山天气变幻莫测,阴雨天都是寻常,可雷雨就不正常了。

    嬴政也因此被儒生嘲讽,甚至造谣没能举行封禅大典。

    等到大秦灭亡之后,这群儒生更是借题发挥,将他全盘功绩都否定之后,连他先祖的功劳也被造谣抹黑。

    虽然对那群儒生百般看不上,但他仍旧希望整个过程是完美无缺的,也不希望自己的先祖因自己的疏忽而被那群儒生全盘否定功绩。

    不过等到嬴政从泰山下来之后,并未再让文武百官隐瞒自己的禅礼过程。

    他显然已经对此坦然接受,对那群儒生也无半点在意了。

    也是天公作美,这次封禅大典没有发生半点儿意外,天朗气清,阳光也如金光一般倾泻而下,让人恍若看到了奇景,心生敬畏。

    那群儒生就算想要颠倒黑白,也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泰山封禅顺利举行,嬴政紧跟着就颁布了许多圣旨法令——

    如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如确立官话,大赦天下,免除税赋三年;如教育,立国徽国旗,大力发展科学知识……

    一部分是嬴政前世施行,并广受后世好评的举措,一部分脱胎于现代法令,另一部分则是他结合现代与各个朝代发展,确定的更适合如今情况的政策。

    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但也有不那么好的。

    比如,焚书坑儒。

    嬴政早与赵馨解释,他焚书坑儒其实是两件事。

    焚书为真,但焚烧掉的大部分是各国史书,名家典籍虽然也有,却大多容易引发民乱。

    这并非他贸然之举,而是为了让天下百姓对大秦产生归属。

    若有各国史书在侧,旧贵族与各国遗民便容易沉湎过去,其后代子孙也容易被祖上荣光捆住,若只是想要寻根溯祖倒还罢了,最怕的是生出复国之心。

    春秋战国几百年,什么意外没有发生过?

    这于大秦统治不利。

    而且那些书籍被焚烧之前,都做了备份。

    而备份,也被妥善地保存在了咸阳宫,等到天下稳定,那些书籍未必没有重见天日之时。

    那些书后来会失传,可不是他的过失。

    至于坑儒一事则半真半假,他确实坑杀过几百号人,其中也确实有儒生。

    但这些儒生与后世印象中的儒生并不一样。

    后世儒生就只是读书人而已。

    但这时候的儒生,很多都兼修阴阳长生之事。

    嬴政坑杀的那些,基本都是欺骗过他的。

    他心底暗暗想到,既然这群儒生编造谣言毁他功绩,还让他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他何不干脆将这谣言坐实,带杀尽天下儒生?

    他对那些儒生可没什么好印象!

    看出嬴政眼底涌动的危险,赵馨赶紧开口否决了他焚书坑儒的想法:“焚书可以,你让下面的人仔仔细挑拣之后,选入部分当做教材,只要入学就可学习。你也不必担心其他,当所有人都学习同样的知识时,他们与周围同伴天然认同。”

    “从小孩子的教育抓起,等到孩子们成长起来,天下泱泱都是秦人。”

    嬴政看书,最关注的就是各个朝代政治举措。

    而现代那些纷繁复杂的知识中,他也同样最为关注全球利益交错的政治格局,与各家政府施行的种种应对措施。

    其中弯弯与香城年轻一辈在恨国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样子,让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