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8章(第1/3页)  江山入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净贤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只好合十颂着佛号:阿弥陀佛。

    邓公子见净贤诸人不愿过多搭理自己,就呵呵一笑,自嘲道:“我有心请佛,菩萨没空!也罢,那就让我恭送诸位师傅出镇。”

    众人在邓公子及家丁的簇拥下,走过镇子。待邓公子等人都回去了,净贤率着众弟子又走了一会了。净贤看看天色,对弟子们说道:“现在是晌午时分,我们去前面找户人家化些斋饭,然后赶紧的赶路,在天黑前看看就能回到潭清庵了。”

    正巧前面正好有处村庄,净贤和莹儿她们就走到村口,看看村头有户人家,清悟就自告奋勇走在前面,透过篱笆,可以看到里面有位中年妇女正在提水。清悟就上前敲敲门,那妇女也看到了清悟及身后的净贤等人,知道是几位比丘尼,就放下水桶,来开了门,望着门外的清悟。

    清悟赶紧合十问好,然后说道:“女施主,我们是潭清庵上的比丘尼,外出化缘回来,路过您这里,想在您家中化顿斋饭。”

    那妇女听说,就赶紧让着众人进来,嘴里说道:“师傅们快进来,我前两年得了病,还是去你们庵里求的药,这才好了。快进来坐,只是我今日不知道师傅们来,也没有做什么好饭,师傅们要是不急,就等我一下,我去地里摘些蔬菜,做了招待师傅们!”

    净贤赶紧拦着道:“女施主切莫客气,出家人只求一粥一饭果腹即可,不必再去张罗!”

    那妇女却拉着净贤坐下,自己往屋里喊着:“孩子他爹,你快去后院摘些菜来,潭清庵里的师傅们在家里吃午饭!”

    随着她的喊,一个小孩子先跑出来,后面跟着一位中年男子,孩子生的虎头虎脑,那中年男子却是一脸的憨厚。看到净贤等人,憨憨一笑,也不说话,转身就带着孩子往后面走。

    不一会儿,父子两个就抱着一抱黄瓜、豆角之类的蔬菜回来。那妇女就接了过来,放在井台上清洗,清悟和清真她们也走过去跟着帮手。知道净贤等人食素,那妇女又仔细的刷了锅,然后用素油很快的就炒了几个菜,又下了一锅面,招呼净贤她们坐下来吃。那妇女及中年人带着孩子却在一边看着,净贤看孩子正眼巴巴的望着桌上的饭菜,就让着主人夫妇一起和孩子来吃。三口人却是摇摇头,说是待会儿另作了吃。

    净贤也就不再客套,让莹儿等人快吃了,还要赶路。

    辞别了村中的中年夫妇,净贤带着弟子就加快脚程,在太阳落山前,就已经能够看到前面的环秀山和山下的潭清村了。走到村口时,庵里的两个弟子已经在迎接了,说是净慧师太吩咐的。众人都是赞叹不已。

    此时,在蜀中青城山下,三个年轻人正遥望着巍峨的大山。这三个人正是无忧王和熊飞、吕征。

    无忧王对于青城山也是早有耳闻,早就有前来拜会的心思,只是还没来得及过来,却是先得到消息,这青城山的人去五台山潭清庵,要对莹儿动手。这让无忧王十分恼火,他接到平王的飞书,即刻让古月天和鲍锋赶到潭清庵,秘密保护莹儿。自己则将属地的公务交给诸葛青云,然后带着熊飞、彭云展、叶行和吕征他们就启程往青城山过来。

    青城山距蜀国都城成城约有一百三十里,这里一年四季树木苍翠。自张天师在此开创五斗米道,至今也传延数百年。唐时杜甫有诗赞美青城山: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

    青城山作为华夏道家的圣地,历代都有天师出自此山。现今青城山的慈远真人俗姓张,乃是张天师的嫡系传人,不但精通道义,而且更是兼修道法、武功。其延承并开创的青城山武学,乃是华夏上乘的武功,慈远真人也是当今为数不多的绝顶高手之一。

    无忧王先在山前的泰安镇寻了客栈住下,彭云展早早就自己上山了,叶行也是和无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