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第1/3页)  江山入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方胤出班启奏:“楚将军身为朝廷重臣,理应忠于皇上,令行禁止。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此时战事已了,楚将军应尽快回朝复命,所辖大军各归属地。若还不听朝廷调遣,拥兵自重,难说不是有什么企图。此例若行,恐怕日后军中诸将个个效仿,那时楚王威严何在?楚国安危谁担?请陛下裁断!”

    东方胤说到后来,把责任往楚王身上一推。反正自己表明了态度,该如何处置,那是你楚王来定夺。

    朝中的大臣纷纷附议。楚王思虑良久,东方胤所说也不无道理。自己虽有心偏袒,但这楚棋做的也实在过火。于是楚王传旨:割去楚棋大将军之职,另有兵部派员接掌军印,将各军调回属地,命楚棋即刻赴京待审。

    东方胤待楚王颁了旨,就悄悄找到兵部的主事,私下授意。又给那随行颁旨的太监大把银子,嘱咐了一番。

    现在楚国朝中,楚桓已死,楚棋带兵在外,看看现在又要治罪,大家都知道这丞相已经是朝中不二的重臣了,谁也知道得巴结着。那兵部主事张通和传旨太监王锦诺诺领命,就启程去边境楚军大营了。

    楚棋先前接到旨意,要他将大军调回属地,自己去庆城驻守。但他想着兄长楚桓的大仇未报,心有不甘,正举棋不定,听说朝中已有谏议,说他欲拥兵谋反,楚王传旨要将自己治罪。心中不由恼怒,想着自己兄弟助楚王平定楚国,南征北战,今日兄长为国捐躯,楚王竟还要对自己治罪。楚棋在楚国算是一员猛将,但论之谋较楚桓相差甚远。听了探报的回复,一心埋怨着楚王,就认定是楚王对自己兄弟不公。加上身边诸将,各有心思,就有那有心得将官,撮弄着楚棋,不听楚王之命,反正手上有雄兵数万,此时又得了越国沃野百里,等时机成熟,出兵越国,先报了杀兄之仇,到那时再说是回朝领罪,还是自立为王。

    楚棋也是有勇无谋,心下想着,自己并无谋反之意,但兄长的大仇是一定要报的,等报了大仇,再和楚王请罪就是了。

    兵部的人马到了营地,即刻见了楚棋。传旨太监宣读圣旨,兵部主事就传令军中各将,各自率领所不返回驻地。众将在大帐中跪接圣旨,听圣旨宣读完,楚棋接了旨。兵部的张大人也宣布了军令。众人才望着楚棋看他如何决断。

    楚棋却看着众人,问道:“诸位将军,可听清陛下的旨意了?”

    就有将领说:“我们已听清了,既然陛下有旨,张大人又传了兵部的军令,我等各率本部人马回去就是了。”

    众将有的点头称是,有的却眼神阴鸷,看着楚棋的脸色。

    楚棋哼哼冷笑了几声,把圣旨放到帅案上,然后一拍帅案。顿时从帐外涌进数十名军兵,拿着刀抢,对着张通等人。

    张通大怒,喝问:“大胆楚棋,你是要谋反吗?”

    楚棋冷笑着说道:“谋反?哼,你一个张通也敢说我谋反。这大楚的江山要不是我兄弟南征北战,能坐的牢吗?我兄弟出生入死,你们这帮朝臣在陛下面前谄媚享乐。我兄长被越国所杀,却不想为他复仇,要和越国议和,这区区百里之地,能抵得过我兄长的性命吗!”

    说完,对军兵说:“把张大人押到后面,好生看押。”然后看着帐中的众将,问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今天决意要对越作战,打进越国,捉了那皇甫念丰,在我兄长坟前,用他的人头祭奠。你们是愿随我出征,还是和张大人一起呆在这里!”

    那些楚氏兄弟的旧部及主战的将领纷纷响应,而忠于楚王的将领和不愿为楚棋所利用的将领则纷纷反抗,试图冲出大帐回到自己的军营,或是指责楚棋等人是在谋反。也有些将领见事不妙,闭口不语,暗自想着对策。

    张通被军兵推着,依然大声喝问楚棋及响应他的将领。而那传旨的太监已经吓得瘫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