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大火。可惜天干物燥,加上秋风助力,除了抢出一些未燃的粮草,想扑灭大火已是不可能了。
这几乎烧透夜色的大火,自然齐军大营也都瞧见了。无忧王在行楼上看着项城内的火势,同时,手里还拿着一封书信,那是城内射出的箭书,上面提到了今夜火烧粮草,也表白了城内项人对齐项联军的期盼。无忧王把书信递给了身旁的项王,项王接过急切的看了一遍,脸上闪过一丝淡淡的笑意。无忧王用眼角扫视着项王,扑捉到了项王一闪即逝的那丝微笑,他猛的抬手一指项城,大喝了一声,“我必要拿下这项城!”
听着无忧王这声大喊,项王的心头一紧,心里没来由的居然有些发慌。他皱了下眉头,看着前方的大火,喃喃的说:“这火势,太大了,只怕要烧到城内的百姓了。”
无忧王齐祀显出信心满满的样子,对项王说:所以我们要尽快攻进项城,以解城内百姓的苦难呀。
无忧王望着身边的项王,这位项王年近五旬,虽国破落难,但依然满脸的淡定,看不出丝毫落魄的神色。心里也不觉感叹:看项王气势可知项国风尚,这项地易得,项人难收。看来在这里还得费些心思。
项王彦也注视着眼前这位齐军主帅。心里揣度着:这位年轻的齐国亲王,看上去很随和,很少年轻上位者的那种凌厉霸气,倒象邻家的书生,谦逊有礼。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年轻人,此时正运筹帷幄,统领十几万大军,或围或攻,陷敌于手中,谈笑间就斩将杀敌数千人。这小王爷绝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这齐军请来容易,只怕送走就难了。
项国地处中原腹地,沃野千里,人口数百万,项人多以耕读贸易为主,与各国关系皆友善。项国居于齐陈两大国之间,一直近齐远陈,年年向齐国供奉,且项国还以一位公主与齐国联姻,嫁给齐王为妃。不料陈国觑盱项国土地、财富,发兵入侵项国,不出半月就占了项国京都项城,驱逐了项王。齐项联盟,项王自然就去齐国借兵复国。本来项王只是想借齐兵之势,使陈军知难而退,复国后以项国几年的税赋支付齐国军费足矣。但齐王竟发雷霆之怒,誓要为项国主持公道,派重兵征讨陈军。齐国都帮到这个份上,项王也就不好再推辞。
而齐国这次出兵却是另有内情,因为齐太子祎早就想把项国收在自己封制下,但项国虽然是齐国的属国,只纳贡不归属,太子要想占据道义上说不过去。而陈国入侵项国,齐国早就获知消息,齐王本可以发兵助项拒陈于项地外,但太子以征兵为由,故意稍迟了几日。待陈军占了项国大部分土地,项王被逐流亡齐国,面见齐王相求,太子也趁机把青州十万大军征调过来。随后发檄文,说是伐强扶弱,助项复国,实际上是借机把十万青州兵收在麾下,入住项地,兵权、项地尽皆徐徐图之。齐太子又以齐项联军,项王名位仍存,齐军统帅自然不能低于项王,才好拿捏,请命亲自挂帅。齐王担心陈军内多能臣猛将,贵为齐太子自然不能轻易犯险,所以太子又力主把代己征讨的大任派给了无忧王。
无忧王齐祀深知太子齐祎的意图。所以他也不介意陈军在项地多为恶几日,这样项人更加思齐恨陈,期间陈军必然和项国残余势力争斗,又就借陈军之手削弱了项国的力量。自己在项国谋事自然就越发少了阻力。首日攻城,征召死士,项人为复国自然是踊跃报名。攻城一战,死伤近两千人,多半是项国的士兵。接着又有散布各处的项军万余人前来加入,无忧王马上就将他们分拆到各营。项王心内虽然不满,但无忧王笑脸以对,霸道做事,军令都下了,再一副谦恭的样子,征求项王的意见,项王是个明白人,也不好说破。
项城内的大火烧了一夜,到天明还在冒着浓烟。
齐军的攻势也在早饭后发动,满天的箭雨,一波紧过一波的攻击,不时有齐项联军的死士冲上城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