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三章 中医(第4/6页)  十四年猎诡人(全5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了,然后就继续昏迷了过去,这次就再也没醒来了。陈老板当时一直摸着流浪汉的脉,也许是察觉到脉搏越来越弱的时候,他站起身来对着流浪汉鞠了一躬,然后说了句话。

    我问师父,他说的什么话?师父说,陈老板说,你我虽不相识,却因缘而遇,你没在别人家门口蜷缩发抖,而是选择了我的家门,而恰好我是个医生。是你选择了我送你最后一程,不知道你遇到我是你的命好,还是命苦,我治了你这么长时间,依然没能把你救回来。对不起。

    我心里猛然一动,突然很钦佩陈老板。师父说陈老板接着说,不要醒来了,你活得太辛苦了,就此去,朝着有光的地方走。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师父说,也是他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于是这句话,成了我和我师父在那之后,常常对逝者说的一句话。我甚至问过师父,是不是真的有光,师父告诉我说,心里释怀了,就有光。

    师父说,后来他和陈老板一起,托熟人的关系把流浪汉的尸体带到了乡下,给了人家一笔钱,然后以土葬的方式将其安葬,那是个无名墓。但是后来这件事被我师父偶然跟别的同行说起的时候传开,于是陈医生的义举在当时还上了报纸,一度成为新闻人物和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对他竖起大拇指称赞,也是大家从医者身上看到了这种本应具有的美德。

    师父说,现在家里都还有当时的剪报,回去后我给你看。

    我问师父,那后来你俩怎么就闹僵了呢?师父说,本来那次上了新闻以后,陈老板的生意应该是越来越旺才对,可是这家伙偏偏就是个固执的人,他竟然关了自己的中药店,卖了些祖上传下来的典籍和家里的祖田,用这些钱召集了一群学玄学的人,道士和尚尼姑什么都有,专门让他们为死者送行,而且还是自掏腰包。师父告诉我,那段日子,陈老板自然也找了我师父,希望我师父来带头做这样的事,却遭到了我师父的强烈反对。

    我很不解,我觉得这是好事呀,你为什么要反对。师父说,各家有各家的规矩,如果今天有谁家里出事了,因为一定的缘分而找到我,那我肯定帮忙。不过你如果拉帮结派,以此像做生意接单一样去替人消灾解难的话,那就跟各家的教义冲突了。无论是道家佛家还是巫家,凡事都要讲究一个缘字,缘字有个绞丝旁,理得清丝,在丝两头的人,那才叫缘。这种以此为目的的行善,那不叫缘,起码不叫善缘。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师父在师姐之后这么长时间宁可荒废本门手艺,也不收徒弟的理由。因为缘分。无缘之人,只会浪费时间。

    师父说,可是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陈老板和他发生了很大的分歧,陈老板认为,当年孙文也是学医的,后来却弃医从政,是因为他觉得当医生只能救少数的人,而从政,则能改变世界,救大多数的人。他自己也是一样,自己医术再精湛,任何人也终究难逃一死,同样都是死,为什么不让人死后能有更好的归宿。陈老板这话,在我听来似乎也没错,不过自比国父,却是狂妄了点。师父说,因为意见不同,所以师父一直没有参与进去。而陈老板则不听劝诫,一直在做这些事。很快自己的钱就花光了,他为了维持下去,开始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收费,这本来和我师父的方式如出一辙,但是动机却发生了改变,看上去一样,但是我师父却是始终以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为宗旨,这样一来,但凡做点好事那就叫行善。而陈老板是迫于无奈才这么做,一直在坚持,却没有发现他自以为的行善,事实上是在对别人本来的因果见加以干预,结局未必就是美好的,他这就不是行善了,而是在造孽。

    我说那多不公平,这些道理你难道没跟陈老板说吗?师父说这么些年来,嘴唇都说麻了,可是他不听,后来我们俩大闹了一场,就没了联系。而你拜师的那天,那个任道士来找我,当时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