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零七章:严凯的误会与烦恼(第2/3页)  抗战之太行战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晓晴既然硬要将自己扯进来,目的很清楚,就是想让自己表个态,宽慰一下在座的人。说实话,他还真像汪晓晴所讲的那样,有时就是个小孩子的脾气,这事他早就忘到哪去了自己都不知道。尽管杨威当成这么严重的问题而提出,他仍有些不以为然,这同志之间有时有不同意见这也很正常啊,吵吵闹闹争几句,何必弄得这么一本正经的呢?

    “要说到这件事,倒是要怪我当时没有向大家说清楚,当时我也耍了个小性子,有点生大家的气,呵呵……”严凯不想在这个问题过多纠缠,于是就简单地说了一句。

    “不行。严凯同志,我们是多年的老同志了,有什么问题,你一定要替我捋清楚,那怕你再骂我几句也行。”杨威倒是委诚恳地要严凯指出他的原因。

    就杨威那韧性劲儿,严凯如果不有所表示,那还没完呢。于是他只好将当时的情况介绍一遍。

    “当时。我想到立刻退出莱沅县城,主要是考虑到三个方面。第一是不能打破上级的布局,这一点,你们可能都没有考虑过。每一个时期的暂时平衡,其实都是由敌我双方的一种默契,尽管都没有明确的表现,但事实上是存在的,除非是有一方发生了重大的战略变化。所以,双方都对下面的部队行动有严格的约制,不经允许,基层部队是不能自行其事的;第二是防止被小鬼子给缠住了,说老实话,别说是现在我们八路军守不住一座城市,就是近一个时期内都做不到。这个教训,你们在清风堡一仗就已经体验过了,两军真正摆开来打,我们要承认暂时还战胜不了小鬼子。因此,要和小鬼子保持一定的距离;第三是我们缴获了太多的物资,如果我们守着城或者是被小鬼子缠上了,那么,这批缴获就很可能又失去了。那么,我就得不偿失了。”

    原来如此。当时反对撤出县城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所有的干部战士都包括在里面了,尽管各自的认识不相同。而杨威则是从政治上的影响层面去考虑,目的是想从夺取一座县城的影响,来打破小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各界增强抗战信念。但他只是片面地考虑问题,而不能像严凯这样从全面的高度来分析可行性。

    “既然今天话说到这了,我在这里再强调一次战场纪律的问题。我们三大纪律的头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这就是要求,战场上只能有一个声音。也就是说,将军可以有多个,但元帅只能有一个,一切都要服从元帅的军令行事,不管你有多大的理由都不得拒绝执行元帅的命令,更不能阻碍命令的执行。这次,杨威同志就犯了这个大忌,一直在和我争辩,耽搁了不少富贵的时间。尽管你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往往会造成全军覆没的可能。听说你们就是耽搁到小鬼子赶到,才仓促撤离,结果把你们负责运回的布匹给丢了。这就是一个教训,提醒大家以后不要违反这一条了。否则,到时我有可能就会执行战场纪律了。”严凯是以少有的严肃说出这些话的,让在座的都感觉到了一股冷凛的萧杀气息,心神不由的一凛。

    “好了。这个问题就讨论到这为止了,下面我们就开始讨论研究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主持会议的汪晓晴觉得已经达到对这个问题有了清醒的认识,便及时将会议的议题转入到今天召开这个会议的主题上来了。

    有道是风水轮流转,这回是轮到严凯来为押送贵重物资发愁了。

    提起这事,还得从莱沅独立团这个会议后不到一个星期的这天说起。

    这天,师部就给严凯和汪晓晴发出了一个绝密命令,就是要他们将这次从东亚莱沅洋行里的缴获,全部押送到师部,然后这由师部负责送到总部。

    “这事连我都不是那么清楚,怎总部却知道的这么详细呢?”和严凯一起看完命令后,汪晓晴一脸疑惑地看向严凯。

    “你别这样看我,我也不知道是怎样传上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