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期虽然没有敲定,但下定这件事迫在眉睫。
徐双双带着谭悠找了一个会看日子的婆婆。
她总是有能力迅速摸清各种门路。
下定相当于过了明路,不过以现在的风气,可有可无。但村子里普遍如此,徐双双就觉得还是入乡随俗的好。
摆上两大桌酒菜需要不少的东西,腊肉、鱼、鸡肉和猪肉必不可少。
谭悠本来就想着煮几个鸡蛋意思一下的,可徐双双完全不同意这件事。
腊肉蒸饭,虽然是二米饭,而且还是黄米多,但这样的饭绝对是稀罕物。
菜就十个,买来的那三只鸡幸免于难,因为温明从县里的国营饭店里淘来了三只荷叶鸡。
荤素搭配,冷热齐全,在农历四月十六这天下午,大家坐在院子里,每人倒上一碗粮食酒。
“真是难得的喜事。”一位知青感慨。
阮宝珠附和:“就冲这饭菜,以后俩人日子也差不了。”
这话说的大家心坎里去了。
徐双双对阮宝珠如此识趣给面子,表示认可。
“今天呢,是个好日子!陶知青和谭知青也是咱们知青点的老人了,如今定了下来,是一件大喜事,我在这里祝你们百年好合,同时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为村子里的付出。”大队长会说两句官话,大家也不排斥,纷纷起哄似的鼓掌,弄得大队长脸红的连干两杯。
两个新人坐在一起,陶修然穿了一身中山装,谭悠穿的是素色的大襟缎袄,她身材瘦高,穿着衣服特别出挑。
徐双双还特地给她画了淡妆,头发也扎了起来,眉眼间带着喜意。
两个新人要致辞,只简单说了两句,赞扬了新时代和领导人。
大家都开心,吃着笑着,一直到天大黑才散场。
女同志们收拾着锅碗瓢盆,男同志们则收拾桌椅,也没多少东西,等着姚帅踩着夜色挑水回来后,大家兑着水洗漱,就准备休息了。
徐双双擦着头发回屋,看谭悠在摆弄一个木盒子。
“双双,你过来。”谭悠声音中带着点急切。
徐双双问:“怎么了?”
“你看!”两个大金镯子哪怕在灰暗的屋里看起来都格外亮
眼。
徐双双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说:“真给了聘礼啊,这下定其实也可以当订婚,就走个仪式,没想到陶修然真上心了。”
“这样会不会有点不好?”谭悠就没想过聘礼的事。
徐双双坐过去,安抚道:“你都快成他家媳妇了,啥东西给你都是应该的,回头结婚了还不是你们家的。”
谭悠面露难色:“我没想过要这东西。”
“我也没想到他竟然能做的这么周道。”徐双双本来就想着大家热闹一下,以后俩人亲近些也没人能说闲话,如果要是在城里她或许还要挑理,该怎么来就按规矩,可在知青点,确实没必要讲究这些。
陶修然却把该做的事做到了极致,这就是说明他心里对谭悠是在乎的,所以一点委屈都不想让她受。
“是啊。”谭悠拿着的盒子里可不只是只有这些,陶修然把自己全部家当都拿出来了。
徐双双喝了口水说:“放好了,男人要真把你放心上,不管多难都不会让你委屈的。”
“要是不放心上呢?”谭悠把东西塞进柜子里,问了句。
“那就稀里糊涂的,得过且过喽。”徐双双见过一对快结婚的情侣,男方一点心不上,全由女方找酒店定日子,婚礼都提上日程了,两方家人还没正式见过。
结果自然是好不了,婚礼取消,两人分手。
本来就要成为一家人了,最后闹得非常不愉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