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传奇开篇(第3/5页)  咸鱼飞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官把百姓骗傻了,留下一堆烂摊子。咱们刚来,发发东西,让人吃几天饱饭,就能建立信任吗?天上掉馅饼,总会怀疑是陷阱吧。”

    苦情之后互相打气。

    丘大成:“宋师兄棋书双绝,何等惊才绝艳的天才人物,尚且下地锄田,我等所为,不足道哉。”

    徐看山:“千渠从前是宝地,如今落败至此。修士们找风水宝地算什么本事?我们能自己造一个!让千渠在我们手上重聚灵气,恢复生机。”

    有宋潜机“以身作则”,外门弟子们众志成城,不管入村送鸡,还是入林打猎,都仿佛在做一件改变世界的大事。

    宋潜机放下铲子,招来他任命的新司农:

    “我走之后,请告诉大家,之前发下的树苗可以栽了。秋收时会有人来验收,每活一棵树苗,奖励二两谷子。”

    刘二连连点头,同时在心中飞速计算,如果栽下的树苗侥幸都能活,那这个村今年不用种地,单靠种树都能填饱肚子、存下过年的余粮。

    新仙官太仁慈了。

    “您要休息吗?”刘木匠恭谨地问,“您已奔波半月。”

    他与外门弟子打过交道后,便知道修士从前也是凡人,与人斗法也会受伤,仙法并非无穷无尽,使用过度一样会疲累。

    新仙官四处施法,消耗一定很大。

    “去下一个村。”宋潜机干劲正足,挥手,“上船!”

    紫府中不死泉响应他心意,嗡然轻鸣,焕发七彩蕴光。

    宋潜机带队走遍千渠。

    很多年后,这段经历出现在刘木匠的晚年回忆录——

    《与神王同行》的开篇。

    已经识字且博学的刘二笔耕不错,在书房彻夜不息的烛火下,用质朴通俗却真诚的文字,写下珍贵的回忆:

    你若从海外来,问四大洲的中心在哪里,每个人都会告诉你,当然是千渠郡。

    千渠,千乘之都,富饶美丽,繁华昌盛。游子在梦中向往它,诗人为它写诗,称它为奇迹诞生之地。

    这里有最长的大桥,最大的水库,最多的风车,最先进的冶金术,最精确的灌溉法器,最安全的阵法,以及最完备的法度。

    这里模糊修士与凡人的界限,不断创造奇迹、带来整个世界的伟大变化。

    千渠的崛起并非一帆风顺,它伴随着血与火的抗争,无数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曾为它出生入死。

    我只是千渠微不足道的建设者之一,也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

    一切传奇的开篇,要从宋仙君踏上这片贫瘠土地开始。

    他来到这里,封锁神庙,对子民们开口说第一句话:“不要供奉我,我不会满足你们任何愿望。”

    直到千渠风调雨顺,田野皆绿,他成为万千子民的精神信仰,他依然说:“不要供奉我,我不会满足你们任何愿望。”

    很多年后我才领悟宋仙官的真意:

    一切不靠求神拜佛,只靠自己双手创造,才是真正的千渠精神。

    但那时人们不懂,我也不懂。

    十五岁的宋仙君,沉静站在田地里,更像一个脾气温和的年轻人。

    而不是一位改天换地,开创新世界的神王。

    ……

    这本《与神王同行》一经问世,立刻被抢购一空,后来远销海外。

    人们试图从简单文字的缝隙间,窥得宋潜机和那些熟悉名字,风流人物们的真面目。

    但那已是很多年后的事了。

    如今宋潜机刚拿到隔壁洪福郡,刘仙官的亲笔回信,约他在两郡交接处会面。

    “可以准备修渠了。”宋潜机说。

    孟河泽翻来覆去读信,略过长串客套虚话,没看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