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之苦,御史大人连粟米和薪炭的价格都不知道,也敢谈够?”</p>
御史被堵得面红耳赤,哭喊着又要去撞柱子,百官中有等着看笑话的,也有着急喊人要去拦着的。</p>
一片喧闹中,庆元帝又看了看身旁的陈公公,见他面带赞佩的点头后,不由自主的又去打量楚云铮。</p>
满朝文武没几个人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太子亦不知道的问题,可老二却知道!想到他和江家二姑娘做的事,皇上心中又是一叹,正要使眼色给陈公公让他拦住要撞柱子的老御史,有一道声音却忽然又响起。</p>
楚云铮声音清冷,“让他撞!像这种不为民不为君,只为了他自己头顶乌纱帽的庸臣,要他何用?西北嘉靖贼子来犯的时候,御史大人没跟着一同去果真是可惜了!”</p>
这话像是一记耳光,狠狠的打在正在挣扎的老御史脸上,也打在拦着他的人脸上。</p>
立刻便有人生出了同样的心思,也是啊,老御史这会儿寻死觅活的,怎么西北贼子来犯的时候不知道自请边疆呢?</p>
眼看着拦着自己的众人都松了手,真没人拦住自己了,老御史却又不舍得撞柱子了,万一真撞出个好歹,他身边可没有神医灵药!</p>
心中计较着,老御史灰溜溜的扶正了帽子,舔着脸道,“微臣还想多为皇上分忧几年。”</p>
瞧着这张道貌岸然的脸,庆元帝一阵恶心,抬起袖子对陈公公道,“叫他滚!查明师承祖籍,凡与他相关人等皆降职一等!”</p>
御史脸色死白的被人抬了出去,庆元帝又问,“安王的差事,列为诸卿还有什么意见?”</p>
朝臣死了一般的寂静,太子那边的官员任凭心中翻江倒海,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谁也不敢再开口了。</p>
楚云铮轻嗤,太子在朝中经营数年也就这点水准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p>
百官无人反对,楚云铮的官职和司药监便被定下了。</p>
官职虽小,可权利虽大,尤其是内参专奏,引得一干官员人人自危,连偶尔想要上前和安王套近乎的也被他的冷眼吓退。</p>
下了朝,楚云铮向江伯玉行了一礼,这才离开。</p>
百官离宫,庆元帝则回到了紫宸殿内,他问一旁的陈公公,“今日老二所作所为,你怎么看?”</p>
陈公公斟酌片刻,“别的不说,安王对江二姑娘一腔情深却是不容作假的。”</p>
庆元帝瞥了他一眼,“朕让你说重点。”</p>
陈公公额头冷汗滚落,干脆跪下,“奴婢怎么敢妄加揣测?皇上,您饶了奴婢吧。”</p>
听了这话,庆元帝还岂有不明白之理,老二今日做的事深得人心,和上朝装相袖子里还揣着一块生姜的太子一比,更是高下立判。</p>
他看清楚的事情,百官和小陈子也看得清楚,可小陈子不敢说,就是因为太子才是储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