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章 正道的光,能有什么坏心思(第2/4页)  三国:曹操真是我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哪一个单独吃掉所有份额。</p>

    所以不如顺势而为,免得恶了曹崇,最后啥都没有。</p>

    两家都是商贾世家,各自精明老练着。</p>

    做生意不是说独霸,赚取最高的利润就好,而是要分配好利益。</p>

    有钱赚,持续的有钱赚才是王道。</p>

    很快二人离开了东郡,各自回去的时候,将曹家的酒坊存酒都给带走了。</p>

    至于茶叶,则需要过一些时候。</p>

    目前曹崇这里也没有现茶。</p>

    “主公,以后有这两大家作为支撑,我们兖州的商路盘活了。”戏志才目送着两家的人离去,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p>

    原本商道被封锁的东郡,竟然奇迹般的逆转了。</p>

    有了茶与酒两个支柱产业,曹府想不富都不行。</p>

    三郡的军费也有着落了。</p>

    在加上那还没有面世的重器白纸。</p>

    兖州崛起,势不可挡。</p>

    “盘活是盘活了,但是能否走得远,能否强大,还需要另有打算!”曹崇收回了目光,对戏志才道:</p>

    “我们需要自己的一支商队,哪怕是从小发展壮大,也需要有自己人去经营管理我们治下的商贸。</p>

    而不是一味的靠别人。”</p>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枯,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的拳头,是我们自己的实力!”</p>

    成立商队,自己的商队。</p>

    戏志才对曹崇的远大抱负又有了新的认识。</p>

    曹崇精力旺盛的过份了。</p>

    一甲子年龄的人,什么都想抓,真不知道他变年轻之后,经历过什么。</p>

    “好了,回去吧,商队之事,还需要一个掌舵之人,不是说成立就能成立的,哎,缺人才呐!”</p>

    曹崇收刮了脑海里关于商业人才的记忆。</p>

    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p>

    商,在这个时代,毕竟还是贱业。</p>

    士农工商,商在最后。</p>

    所以即使是商贾世家,也在努力的向士一级攀爬。</p>

    努力成为他们的中一员,摆脱自身的地位。</p>

    于是便有了甄家依附袁氏与曹氏,鱼跃龙门。</p>

    于是便有了麋家投资刘备,获得勋爵,摆脱商户的命运。</p>

    “主公,有一事要向你禀报,那袁遗妥协了,将满宠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