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不愧为三大火炉城市之一,眼下虽然已经立过秋,但是天气没有丝毫见凉的意思。
一轮白日,焰腾腾的,晒得地如煎锅,那地上浮土犹如锅中翻炒的细面。
朱聿鐭领着周黑豆等一干亲兵,顶着火辣的日头,来到了幕府山下,去看看两个工匠营的炼钢情况。
幕府山下的炼钢就是土法炼钢。
用一些红衣大炮的炮管来做原料,用山上的木头烧成炭,将铁里面的过高的碳脱掉,是含碳量降低而成为钢。
虽然这样炼出来钢含很多的杂质,所加碳的标准不一,没有专业工具,钢中气泡含量过大,结构强度低,但是在明末清朝这个时代而言,那已然是技术上的飞跃了。
此时的幕府山下已经环山见起了近百座小高炉,整日里浓烟滚滚,黑雾缭绕。
朱聿鐭见到王大年和顾君义,寒暄一番,笑道:;这一说起来,我和大家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两位匠作大人,你们之间的较量,可分出胜负来了?
顾君义看了一眼王大年,王大年也看了一眼顾君义,都不说话。
他们两个平日里见了面,虽然都是客客气气,但是其实都憋着一口气,要好好的较量较量。
朱聿鐭见两人不说话,问道:;怎么,还没有决出高下来吗?说着,朱聿鐭看向王大年。
王大年道:;陛下,还请顾匠作先说。
朱聿鐭道:;顾匠作,那你先说。
顾君义微微一笑,仿佛有一种胜券在握之感,道:;陛下,微臣已经打造出来了钢制的红衣大炮。
;哦?朱聿鐭显得十分的高兴,问道:;能带我去看看吗?
朱聿鐭打定了主意,无论是真是假,无论合不合用,都要高兴,要鼓励他们。在一个没有工业条件的时代里面,能用钢制的大炮,那决然是划时代的。
王大年一听这话,心中一怔,暗道:;他果然用钢材打造出红衣大炮来了!
顾君义躬身拱手道:;岂能让陛下轻动,还是请陛下稍等,让工匠们推一门钢造的红衣大炮来吧。
;行,听你的安排。朱聿鐭问道:;你这钢材造得大炮有多重?
顾君义看了看王大年,笑道:;请陛下恕罪,微臣现在不能说。
;哦,还保密。朱聿鐭瞥了一眼王大年,笑道:;成,不说就不说。又对顾君义道:;顾匠作,那就赶紧的推一门来,让我这个土包子开开眼界吧。说着,朱聿鐭又看向王大年:;大年,如果顾匠作的大炮造成了,那你可就只能是工部侍郎了哦。
王大年笑道:;陛下,不急不急,先看顾匠作的展示。
不一会儿,四名士兵,两人在炮尾上推,两人推着左右的轮子,向朱聿鐭这边过来。
大炮到了,朱聿鐭围着这门钢制的大炮转了一圈,见炮身约莫一丈多长,炮口约莫一个拳头大小,又好似抚摸美女羊脂玉的肌肤一般,将整门大炮摸了个遍之后,笑眯眯的道:;老顾,东西都来了,你说说吧,你这炮多重。
王大年只是冷眼旁观,但是他听朱聿鐭改口称呼顾君义为;老顾,心中颇不以为然。
对于红衣大炮,现在最急需解决的就是个重量问题。
一门红衣大炮的重量约在两千斤以上,如果想增加射程,那就只能是加粗加长炮管,但是这样的话就势必会加重炮的重量。
大炮太过笨重,机动性则受到限制。
所以,在明清的战争之中,红衣大炮只在城市的攻防战中有作用,野战基本上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顾君义嘻嘻一笑,显得有些得意的左手伸出一根手指,右手伸出五根手指,道:;一千五百斤。
这天实在是太热了,朱聿鐭一面擦着脸上的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